美文网首页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作者: 水来木生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10:20 被阅读0次

觐,jìn,朝见(君主);朝拜(圣地):觐见,朝觐。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说明:朝觐是古代政治礼节。众多诸侯集中在秋天面见帝王,属于礼节性拜访。这个短暂的见面就叫做“觐”。)

栖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有qī、xī两种,有停留、居住、寄托、隐居等意思。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等均有相关记载。(形声。字从木,从西,西亦声。“西”指“太阳归西”、“太阳下山”。“木”指“树木”。“木”与“西”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下山的时候,鸟儿回到树上的巢里”。山有栖鹘甚多。本义:鸟类歇息。说明:本字并非简化字,而是一个古代就有的独立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第537页。本字与从木从妻的“木妻”字同义。在“木妻”这个字中,“妻”代表“妻室”,即“家”,指雄鸟回到有雌鸟孵蛋的窝里)

白日释义:(1).太阳;阳光。(2).喻指君主。(3).白昼;白天。(4).时间;光阴。(5).人世;阳间。

治乱,汉语词汇。

拼音:zhì luàn,

释义:1、是指安定与动乱。2、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兴化:兴起教化。致治:达到治理。俟(sì):等待。得人:得到合适的人。审:仔细考察。莫先:没有先于。慎举:谨慎的提拔。

兴化致治,必俟得人;求贤审官,莫先慎举兴化:昌盛教化。俟(si):等待。审:观察。举:选拔。

昌盛教化,达到天下安定,必定要等到贤人出现;访求贤人,考察官吏,没有什么比谨慎地选拔更先的了。

“多事之秋”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我国古代的执政者,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获取军事利益。军事行动自然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常常在秋天进行军事行动的特点,成为“多事之秋”一词最好的注解。

“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

逆旅,汉语词语,

拼音为:nì lǚ,

释义:1、为客舍、旅店。2、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3、对抗现政权的叛军。

相关文章

  • 文学常识深

    学文学常识深 学海无涯文学在 学习文学路有常识在 文学常识深远有可学

  • 语文基础(二)

    一、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二、 字音 字形 词汇 修辞 文学常识 基础班——时代演进与文学标志的对应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最强大脑(十五):语文知识轻松记3

    第二节 文学常识记忆 在语文学习中有两大必背知识:文学常识、诗词文章。文学常识不仅仅指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知识,还有...

  • 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

  • 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1:表示降低官职、被贬官的词(1)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调职,“左迁,迁谪"表削职...

  • 文学常识

    觐,jìn,朝见(君主);朝拜(圣地):觐见,朝觐。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

  • 文学常识

    今天很颓废,不知道更什么,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更点文学常识算了吧,调整下状态。 1. 第一位女诗人...

  • 文学常识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

  • 文学常识

    摸鱼儿:又名《摸鱼子》《买陂唐》《双蕖怨》等。原唐教坊曲名,本为歌咏捕鱼的民歌, 后用作词牌。 水调歌头:又名《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dv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