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日精进 第323天 评估:9 分
体验 (事实 感受 情绪)
跟儿子商量聊天时间,结果只有以孩子时间为准。尽管早上高能时段是自己学习黄金时间段,但此时却是孩子学习后的休息时间段。对于学习与陪伴成长的关系,通过1年多的学习和对自己的了解,孩子健康成长与学习欲望,有了主次之分。
今天与孩子交流的主题:周期检视是否有必要。前期问孩子:如果懂了一个道理,而不去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儿子说:只可能是没真懂,看不清楚价值。随后聊到了怎么看周期反思复盘的价值。儿子说他目前不做形式上的反思了,并且说反思对于他是随时都在反思,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做反思。对于随时觉察反思没有异议,但是否需要周期性复盘我俩有不同看法。最关键的是,儿子出现了第二次向我说,盼望这学期快快结束,重新翻篇,他对当下的状况不满意。对于孩子这个问题,我问他,如果同样的现象重复发生,这背后在告诉你什么?相同的问题,采取同样的策略去解决,这算不算重复人生?内心希望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直面问题,哪怕当下找不到根本原因,都得纳入自己意识之内。巴拉巴拉,儿子说了一大堆他认为他当下的方法就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方法,还讲原来每日,每周,每月目标计划与反思的做法带给他很大的困扰,看到了自己很多要修正的行为,让自己焦虑了,反而影响心情,学习效果时好时差,最好的情况也只有80分,差的时候就只有10-20分,而现在不去反思,直接去做正事,反而体验非常强烈的成就感,这样的效果可以持续三周都在90分以上。问儿子取得持续三周高效满意效果是做对了什么,学习状态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儿子一直无法接受我对结果只关注得到的乐观思想,认为这属于对欺骗自己的行为,他是极致现实主义者,不符合他心目中标准的就不合格,没达标,而我是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者,总是有点得到就满足。
在与儿子交流中,我看到了几个老师关于理性思考的思想以及关于正念在大脑中浮现,整合。告诉儿子今天妈妈收获挺大,于是,主动缴纳学费,儿子虽然嘴上说我提的问题,他都思考过,但经我提问,他得到进一步澄清,非常有价值的聊天。
学习和发现
通过交流,发现孩子正采用积极态度去做正事,在学习上践行正念的理念。对于情绪很饱满的孩子而言,能转念到这上面确实如他所说:感受到重来没有的成就感。孩子不明白,这就是“创造而非解决问题”,活在当下的理念。他用身体实证后,有了心流体验,却认为是放弃反思后采用这样的专注目标行动的思维方式取得的。
在旁观者看来是外界的人和环境的干扰、诱惑,致使精力耗费,学习效果不佳,有了挫败感,又产生情绪,再影响学习效果,再又情绪……然后就盼望这样的状态早点结束(逃避现实),这才是原因根本,看到了儿子的高危情境。
下一步
关注儿子的问题,及时让孩子注意到自己的情绪,让他去看自己情绪背后,产生的僵持,攻击自己以及逃避行为,让他更加了解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