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读《在路上》有感

读《在路上》有感

作者: 怪力大潘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14:37 被阅读0次

今天我读完了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这本书写了一个美国出生在丹佛的大学生萨尔·帕卡迪斯同一个“疯疯癫癫”的朋友迪安·莫里亚蒂一起横越美国大陆,然后到墨西哥旅行的故事。创作背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大约1957年,他们这群青年不思进取,满脑子想着如何寻求快乐,但他们也勇敢,打破体制化的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探索未知的世界,我觉得很勇敢!他们虽然满身缺点,毫无长处,在世俗的折磨下依旧抱有对未知的探索欲。有时我觉得迪安真是世界上最不负责的人了,他的四个孩子出生在美国各处,有一个在纽约,有两个在旧金山,还有的在不知名的小地方……书里描述到“他只有无尽的烦恼,但他没有钱”他狂热的性格正是社会不接纳他,但他又想拼命融入,最后什么都是徒劳无功的写照,在家庭,孩子,朋友,警察的种种刺激下,他觉得孤独,想找回父亲,但觉得内心恐惧,父亲又变成了一种期待,永恒的期待,不能触碰的一种希望。第五部里,他可以为了见萨尔而坐上五天五夜的硬座火车,只为了见他一面,给他写长达一万八千字的长信,说些他年轻时的故事,我想他只是想告诉他,他很想他,很想萨尔你这位老朋友。书的结尾是萨尔还打算回旧金山和劳拉结婚,而迪安或许在美国的某一角里过着那永远刺激的生活。

  我知道今夜可以看到许多星星,你知不知道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把它的闪闪光点撒在草原上,使所有的河流变得暗淡,笼罩了山峰,掩盖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然后萨尔心里永远想着迪安,而迪安也会永远怀念萨尔,总有一天,他们又会再一次踏上探索未知的旅程,因为他们永远怀着一颗赤城火热的内心。

相关文章

  • 读《在路上》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这本书写了一个美国出生在丹佛的大学生萨尔·帕卡迪斯同一个“疯疯癫癫”的朋友...

  • 在路上——读《重走》有感

    今天,历时5个月,我读完了杨潇的作品《重走》。我是逐字逐句读的,很多时候是朗读的,真的是犹如身临其境。 书的封面设...

  • 感受在路上的空旷——读《在路上》有感

    “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的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当主人公抛开生活琐事迈上自由的...

  • 在路上,一路追寻--读《在路上》有感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它是多年前以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

  • 在路上 —— 读《羊道:春牧场》有感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

  • 到达即出发---读《在路上》有感

    历经7天,终于把这厚厚的一本《在路上》给看完了,尽管看的有点粗略,但还是有所悟的。 书的整个结构是松散的,没有一个...

  • 在路上——读《寻路中国》有感

    《寻路中国》中,时值秋季,何伟独自一人,驾着切诺基7250型,沿着长城向西行。寻寻觅觅,也许茫茫然然。他在寻些什么...

  • 读《在路上》

    在路上是美国现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作品。文章描述的是上个世纪5,60年代,也就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人...

  • 读《在路上》

    这个年纪才看《在路上》似乎有点晚了,本以为《在路上》最适合20岁左右荷尔蒙高涨的时候遇见。原来不是,现在相见未为晚...

  • 读《在路上》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在路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sy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