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时提到我们原来的大学同学,提到幸福和辛苦的概念,其实我和她也都是非常辛苦的。她每天上班要坐车很远,因为在华为,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 4-5 点都要加班,这和主动早起不同,这是为了加班而被动起来的。经常听到朋友的老公抱怨,又起床很早为了加班,内心的情绪不言而喻。
朋友积极上进,很拼,这样的工作状态也能坦然面对,还能知足常乐。果然,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自己。
她说我也是这两年特别忙,想要创业不容易,从零开始,一点点积累,家庭教育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想要做好更加有挑战,所以她觉得我也是挺辛苦的。
同时我们俩这种辛苦是自己掌握的,可以把控的人生。例如我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然就会觉得很容易就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且会很享受这个过程。
谈到另外两个同学,觉得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却过得很辛苦,那种辛苦让人心疼,无能为力,例如我原来的一个朋友,生活硬生生的把一个诗情画意,非常文艺,很完美主义的小女生逼成了一个女汉子,整天到处到没有路的地方开荒。
结婚后许多年日子都过的很不容易,好不容易这几年公司的事业越来越好,可是她好像在人际关系上遭遇了一些问题,从公司办理的停薪留职,自己创业,在内地 3 线城市里开早教机构,投资不小,可是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不管如何努力,一年下来净亏损运营。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于是可能又要再回公司上班。如此反复,劳心劳力,可是却收获不大。
另外一个伙伴,在魔都上班,非常好,非常温柔的女生,有想法,很能干,很小资。结婚后日子也过的不尽如人意,工作时间很长,有时候没办法照顾家,和老公关系一般,孩子也要的很晚。如今到了临近不惑,左手带着嗷嗷待哺的小娃,右手忙的天昏黑地的工作。日子个过的不太好。
今天看书的时候游戏化实战里提到,幸福感和行动反馈,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预期。也就是我的幸福感来源于我们的心理预期,如果我们想要的太多,可是拥有的很少,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就会让我们陷入焦虑和挫败感中。
举个例子,上文中我们魔都的小伙伴,左手带娃,右手工作,实在是非常辛苦,如果是一个特别喜欢孩子,又特别喜欢工作的妈妈,就会觉得这种状态两者都兼顾了,会痛并快乐着,也就是我很累,可是我很开心,我不用在做妈妈和工作之间选择,兼顾很难,做到了方显不同。很多妈妈生了孩子后就选择退回家庭,这一点我也是,觉得这时候做妈妈更重要。等到孩子大点的时候发现再回到职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而我们这些局外人会觉得,这么辛苦,感觉真的很不容易,实际上别人幸不幸福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也许这一刻她在抱怨孩子影响工作,下一刻看见孩子内心都萌化了。
如何让我们容易感受到幸福呢?
其实就是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太多,可是目前的状况太低,如果我们只是关注当下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那么此刻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能提升,自然而然就有幸福感了。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 我们关注自己的健康,一家人的平安,我们关注一家人可以一起安安静静的呆在一起,可以专心的彼此陪伴,也许就不会觉的世界这么乱,今年怎么过,而是岁月静好,天伦之乐。用心的彼此陪伴爱就在家中发生化学反应。幸福也就自然而然降临了。
不用追求幸福,幸福就在当下,当你心中装着全世界时,也就拥有了全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