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
内容简介与索引
女人似水 (三)9
第三章 少女是滴滋润的露
9
9月1号在期待中如期而至。南宫泽润收拾着五年级(五年制小学)的课本,放进父亲专门为她准备好的红本箱子里,又将衣服叠整齐,放在书上面。木箱子里面用木板隔成了一个大格两个小格,这是细心父亲的杰作。大格占了箱子的2/3,两小格一个可以装米,一个可以装些炒好后装在罐头瓶子里的菜。
妈妈也专门为二泽新扯了一床被子,棉花也是新的,山里的秋天来得早,入秋后,只要植物枝叶上有了晶莹的露珠,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就很大了,夜里就得盖上厚厚的棉花被子。粉底色的被面上五朵盛开的红牡丹,几只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嬉戏在天边的朝阳下……
二泽的第一件连衣裙也在她的不舍中进入“冬眠期”,拿在手上抖抖看看,挂在了门后面的衣架上。又放了两件衣服进去,一转身,又取下小碎花连衣裙,很小心地叠起来放进箱子里,乍一看,觉得没叠整齐,又拿出来仔细捋一捋,正捋着,姐姐南宫泽涛进来了,打趣地道:“阿妹是不是准备出嫁了啊,爸做的箱子可装不了多少嫁妆呢。”二泽含蓄地一抿嘴,右脚轻轻地跺了跺:“大姐你敢乱说,我就把你写的情书交给妈,好叫他们早点给你准备嫁妆……”边说边斜眼瞪了大姐一眼,还调皮地噜噜嘴。大姐在二泽腰上一挠,二泽怕痒,蹦跶一下咯咯地闪开了。
大姐从大衣柜里拿了包艾草叶(端午节的时候釆集的艾草叶子,风干后用薄薄的布包起来,布包散发出淡淡的艾草香。),放在二泽放好的衣服边:“艾草叶可以驱虫去味,放在隔菜这边,免得衣服拿出来一股腌菜味儿;注意放东西的时候别让艾草叶沾水了,沾水后发霉,会臭的……星期六带回来换包烤干了的放里面。”大姐边帮二泽收拾箱子边说。
大姐用妈妈缝制的小布袋装了一袋米,放在右边的小格子里;妈妈炒的“尖椒豆食”是二泽喜欢的下饭菜,罐头瓶子装得满满的;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等等,大姐很快地帮她收拾好了。
南宫隽用棕丝绳把红木箱“井”字形捆绑起来,用他那根黄油油的扁担,一头挑着箱子一头挑着被子,南宫泽涛背上的背篓里也装满了住校用的生活用品,父女三人兴高采烈地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蜿蜒的乡村小路延绵不绝,看不见尽头。乡间的小路亦如同人生,对未来知之甚少,往前走的勇气来源于对未来的憧憬,来源于心里的目标。
南宫泽润,在爸爸和姐姐的鼓励与陪同下,走向她人生中叫做“初中”的驿站。每个人的人生驿站都有不同的意义,每个时代也有不一样的人生驿站。二泽欢天喜地地踏入了这个驿站。
二泽一行踏着露珠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裤脚被露珠湿了又干了,日上三竿的时候到了“驿站”。
教务室精瘦的刘老师,和几年前南宫泽涛上初中的时候还一样精神抖擞,只是头发由花白变得纯白,脸上的肌肉越来越少,原本很薄的嘴唇也更单薄,一说话,两腮的皱纹更深更多,收学费、开收据的时候也戴上了黑边老花镜;唯一没变的,就是对不能交齐学费的学生和家长的态度还一如既往地强硬,需要家长再三保证交齐学费的具体日期,他方可严厉而又显得无奈地在收据上注明欠费和交齐日期……
南宫隽在大女儿南宫泽涛上初中的时候有了前车之鉴,这次一咬牙卖了两头猪,总算一次交清了学费。便无所拘束地和刘老师一阵寒暄后,大大方方退出喧闹拥挤的教务室。
初二年级的一位接待新生的学姐,带领二泽熟悉了学校的环境~~也就是找到食堂和宿舍就好了。
学校除了教学楼是三层白色楼房外,没有再漂亮的楼房了, 每一层有三间教室。一楼初一年级两个班,最右一间是教务室,也就是刚刚报名收费的地方;二楼初二两个班,最右一间是物理实验室;三楼初三两个班,最右一间是化学实验室。
教学楼前是很大的操场,有两个用石灰画线的篮球场,篮球场外边还有五个木质的乒乓球台;一条小马路从操场边向下延伸,能通到镇上,马路比小路远得多而极少有人走,便杂草丛生。
教学楼后面有一栋红砖墙楼房,也足足有三层高,这里是学校教职工的寝室兼“办公室”,大家都称之为“教师楼”。老师们的住所分为里外两间,里间支起一张床铺,还有一张“三屉桌”,桌上尽是书本和待批的作业,外间同样有一张摆满书的“三屉桌”或者旧课桌,和一张可用来吃饭亦可用来备课、批改作业的“八仙桌”。侧面靠墙有一个小灶台,是从外地流传过来“柴、灰分离”式的新型“节柴灶”,据说这种节柴灶用很少的柴禾就能燃烧出很旺的火来,小灶台上镶着小小的两口锅,共用一根碗口大小的烟囱,烟囱顺着墙往上沿楼顶钻出屋外,于是,老师的寝室兼办公室便比以往更干净了;
“教师楼”左侧,就是食堂了,食堂也就是一间大一些的瓦房而已,一个五口大锅的大灶台,靠墙的两口大锅上面多了几层四方形的蒸笼屉子。学生们用长方形的铝质饭合,把洗好的米加些水,一层层整齐地放进蒸笼屉子里,食堂师傅添柴加火蒸饭炒菜,两大锅“时青”蔬菜炒好装进大盆子里的时候,笼屉里也飘出了饭香来,便又是一餐成长中的“美味佳肴”:
铃声响起时,同学们统一了“饿虎扑食”的动作,直奔食堂,找到自己的饭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记),排队“打菜”,每人一勺菜和在饭里,一边吃一边走向宿舍;
宿舍和食堂一样简陋,和食堂之间仅隔了那栋“教师楼”。端着饭合从教师楼下走过,头上飘散着柴火炊烟~~老师们也开始在各自的“办公室”里生火做饭了,炊烟里有松木油燃烧的浓郁清香,有浓烈的大山味道,还有淡淡的泥土气息。
晴朗的天空下,袅袅炊烟欢快地从烟囱里喷薄而出,自由地飘散开去,把自己融入到云彩中去了;阴雨的日子里,炊烟似也变得浓厚变得沉重了许多,还略带些忧郁,慢腾腾地从烟囱里极不情愿地往外冒,不再那么轻盈,那么飘逸,而似乌云般向下翻滚,慢慢落下,一点一点往地面接近……
一阵微风拂过,炊烟慢慢膨胀起来,变大变淡,与旁边几个烟囱里滚落的烟雾连成了一片,如同一张巨网罩在教师楼上,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味儿;阵雨来临前,一阵狂风刮起,清香的柴火味儿瞬变成呛鼻的浓烈烟火味,拥挤的教师楼、简陋的食堂和宿舍里被烟塞得满满的,大有“山雨欲来`烟`满楼”的态势。
山里的娃娃都喜欢这种烟火气息,端着饭合穿过薄薄的烟雾,冲进简易而温馨的宿舍。宿舍和食堂一样,是几间大瓦房,沿着木板墙支起了一圈上下层“床架”,学生带来几块木板放上去,再铺上被子就是床了,每个娃娃“床头”都有自己的木头箱子。
冲进宿舍的娃娃们迫不及待地打开“通铺”边上的木箱,拿出带来的“下饭菜”。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罐头瓶子陆陆续续地被放在居中的大箱子上,娃娃们开心爽朗地交换着美食~~虽然每个罐头瓶子都是6天的“计划菜”,但热情的娃娃们总是在星期三以前就“提前完成任务”了。即便这样,后面3天里的“白米饭青菜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每一天照样在一片片欢笑声里度过。
网友评论
本文“腹稿”早已完成,别外还有几个故事也基本完成腹稿,只是苦于没有时间码出来……有你的支持,我会加油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