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山西石河村,我的名叫郭富金。自从来了日本人,哎依儿哟一一我算倒了运……”
郭富金是我的副班长。上面是他唱的小曲。
我们侦察排正在冬训,驻在河北省唐县一个小山村里。山区的冬天,白天显的很短,过的快。太阳刚一落山,天立刻就黑下来。
一弯上弦月在头顶放着银光,朦朦胧胧地照着小河白生生的冰面,照着河岸边疏疏朗朗的枣树林 ,照着郭富金那长长的影子。
郭富金不象个农村后生,他头发漆黑,脸蛋白净,鼻梁、嘴角,线条爽利;一对活泼的眼晴总是掛着笑;出来进去曲儿不离口。他身材高大,骨格粗壮,混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郭富金正在执勤,放流动哨。他踏在冰面上,冰面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他的嗓音很亮,不是说有一种天簌之声吗,他的声音就是那种,唱起来无拘无束,那声音能飘得很远很远。
他不敢放声唱,而那山西风味的曲调,赿是低声吟唱,赿是唱的人失魂落魂的。
我本来要接他的岗,一听他唱,趕快在枣树林边停下了。随手拣起一根棍,在沙地上用简谱把那曲调记了下来。
我早就知道他会唱歌。曲调是现成的。放羊时跟羊倌学的。歌词吗,见什么唱什么。比方说,他唱日本人来了,他算是倒了运。日本鬼子投降时,他才两岁,他哪儿知道倒不倒运。
郭富金没上过学。城市兵喜欢他,爱跟他逗笑。
军队大院长大的,团长的儿子黄志刚装得很认真地问他:
“郭班长,你在家做什么?”
“放羊。”
“放多少羊?”
“五六十只嘛。”
”放那么多羊干嘛?”
他有些警觉了,不回答了。
城市兵吴纪元搭了话:
“挣钱嘛 !”
“挣钱干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干嘛?”
“生娃娃。”
“生娃娃干嘛?”
“放羊嘛!”
郭富金腾跃起身,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手一个把黄志刚,吴纪元扑倒在床上。
一屋子兵全都笑了。连平素不苟言笑的班长陈书堂都抿嘴笑了。
要知道擒拿格斗可是侦察兵的基本功。郭福金是抓俘虏的天才,他能随时发现对手的弱点,顺势把他擒获。
黄志刚右臂在脊背上打了个弯被盘在左肩上,疼得呲牙咧嘴,直喊饶命。吴记元直喊班长:”你要是再不管,我们就残废了!”
……
郭福金在老家有个未婚妻。春天,来了一封信。那信鼓鼓囊囊的,引起了大家的怀疑。打开一看,让人琢磨不透的是,里面有半袋南瓜籽。
从此,他给我们找了活儿。在营区内空闲地上种南瓜。一有闲空就满营区里转。又是担水,又是施肥。秋天到了,金灿灿的南瓜也瓜熟蒂落。炊事班长推着小车竞然拉了十几车!
这件事深深长触动了我,满以为一件玩一玩的小把戏,竞然能有这么大的收获!我敢说这件事只有他才做得到。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生活的大道理……它使我更加不敢小看郭富金了。
春天的信,除了寄了瓜籽还有一封信。这信是只有四个字的塗鸦:
翠翠想你
大概是郭富金觉得我和他一样实诚,信得过我,才郑重地红着脸让我代笔帮他写回信。
一次写完一封信,我问他:“翠翠看得懂吗?”
“找人读唄。”
当我得知替她读信的民办教师也是高中毕业时,我就在信封背面抄了四句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支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冬训取得了好成绩,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好心情。大家步伐整齐地回营房。不料最后一天我们班出了件事。
最后一个科目是手榴弹实弹投掷。每人投一颗真手榴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入伍一年多还是第一次。
是兴奋、是紧张,我们有些惴惴不安。
郭班长是投弹能手。他先给我们做了示范。从半人深的掩体里,不加助跑他振臂一投,手榴弹在六十米开外炸起一股白烟。
以后我们依次进入掩体,投弹。郭班长给每个人讲解投弹要领。轮到黄志刚时,郭班长格外注意。不得要领的他,投弹一直是个难题。他加助跑才投三十米。
黄志刚拧开手榴弹盖,把“弦儿”套在小手指上,从从容容地一挥臂一一不好,手榴弹一下掉在掩体里,吃吃地直冒烟!
说时迟,那时快,郭富金在二秒钟内迅速做了三个动作:豪不犹豫地拣起手榴弹;顺势把冒烟的手榴弹扔出掩体;把黄志刚扑倒在地压在身下。
“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掩体外爆炸了。
班长头一个冲向掩体。当他确认两个人都安全无恙时,竞然抱着郭富金,说“好兄弟……”哽咽地泪流满面。
目睹这一幕,我热血沸腾,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郭富金越来越高,须仰视才看得见!
一九六四年春,我被选送军校学习。替郭富金写信的事就交给了黄志刚。临走,我推心置腹地和郭富金谈了话。给他讲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努力学习,令鲁肃刮目相看的故事。这时,我忽然想起他带我们种南瓜的事,我感到,只要他下决心,学出成果就象瓜熟蒂落似的,那是必然的事。
一九六八年,黄志刚复员退役时,郭富金己经是侦察排长了。黄志刚告诉我,郭富金写的训练大纲,条理清楚 ,字跡工整。真真让人刮目相看。
2019年5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