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标准95后,普通医学院校却不是医学专业,纯正的生物狗,
再过几天,我就毕业了,
却一心只想转行。

1
不安分的我
小学,大多数人有相处6年的孩时玩伴和母校,我就比较厉害了,6年时间,我转了5个学校。
在医学院校,这个从开学第一天就有人开始泡自习室,学习氛围超级浓烈的地方,不安分的我,选择时不时去外面拍拍视频,拍拍照片,还自学AI、PS和视频剪辑。
大学考研,大家都安分的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方向,不安分的我,跨考了工科,还去考了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的高等数学。
现在,要找工作了,安分的同学去医院、考事业单位、做检验工作等等,不安分的我,要转行互联网做运营。
2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你也许会问,读了四年的医学,经历了那么多次背到想吐的期末考试,为什么要转行?
当我参加实习,在办公室看着论文材料,听着科室外的工作人员,聊着明星八卦,说着工作10年工资还是3000元,为了10几块的报销费撒泼抱怨的时候,
我很焦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可以想象做着这份所谓专业对口的工作,我30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看来,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3
所以,我想要改变
前段时间,在市值上亿的互联网公司做UI设计的堂姐还和我说,她现在每天工作仿佛就是用生命在工作,太累了,还是找个安稳清闲的工作,一开始可能不适应,后面待一段时间就会适应了。
直到现在,我爸还在劝我考个事业单位,安安稳稳的就好了。
我很恐惧,安安稳稳这个词。
好像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葬。
而所谓适应,在我看来是变相的屈服生活环境。
20几岁的年华啊,我还没有体会过用生命去努力,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去选择悠闲的人生呢?
我还没经历过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怎么去体会安安稳稳呢?
我只知道
生活没有持续学习,未来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不持续学习的你,到最后跟不上这个时代,和自己孩都子没有共同话题。
所以,我想要改变。

4
这样,我才觉得真正活着
为了考研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之前丝毫没有关注任何职场讯息,
于是,一股脑儿下载了很多求职APP,开始找自己这个互联网小白能够做的工作,恶补职业规划知识(大学的职业规划课,嗯,让人一言难尽)
检索大量互联网岗位:
程序猿,和医学生物狗完全就是两个物种,
设计师,看了一眼我垂垂老矣的电脑,想和外面的倾盆大雨说一句“兄弟,你真懂我”,
……
最后,看到了运营岗位,想着自己好歹运营过学院微信号,就它了!
之后就开始写简历,投简历,
等了一两周,果然,通通石沉大海,一点信儿都没有。
这个时候,周围的同学都纷纷开始参加面试,有些已经签了公司,
当时的心情,就如夏日39℃的天,烦闷却无能为力。
于是,我开始看互联网运营的书和课程,
才发现,那些所谓的“运营,是个人都会做”这种话,是用来欺骗单纯善良的我的。
那个时候,经常学习着课程,突然就接到老师的圣旨
“下午做个病毒培养”
“今天有个XX讲座去听一下”
“下周和我下乡去调研一下”(回城里就变成了黑炭炭),
每次还要笑着和老师说:“好的,老师!”
但是,那段时间,过的很快乐,
因为,每天都有真正的目标,每天都觉得在进步。
后来,再次投递简历,
按照励志主人公的情节,没错,我进入面试了。
当我带着制作的面试作品,去厦门参加面试之后,
按照励志主人公的结局,没错,我收到offer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安分的我,并没有立刻去就业。
因为,我的最终目标在深圳,而我还在为此努力。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为了想要的未来,努力而忙碌的每一天,让我觉得自己真正的活着。
5
想做点能帮助人的事
马上要毕业了,复盘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好多东西让我觉得“要是这个事我早点知道就好了”、“要是当初有人指导我就好了”。
比如那些考研、就业的各个关键时期是哪些,又该做哪些准备?
比如实习工作到底该怎么找?
比如求职APP那么多,我该如何选择?
比如简历怎么写,英文简历格式是什么?
甚至细节到面试服饰如何选择?(第一次面试穿着西装的我,看到HR穿着休闲T恤,真的觉得自己像个卖保险的)
于是我就想,自己能不能做一些能够帮助到我们这群毕业生的事情,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把自己拥有的那些资源分享出来。
所以,我开始在简书写东西,并且创建了公众号【金小鱼笔记】。
一个分享职场感悟的小池塘;一个根据大家的需要,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和内容的小池塘;一个陪伴大家一起进步的小池塘。
毕竟,成长的路上总是需要结伴同行的,不是吗?
我也知道做起来可能会不容易,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但是,不是因为事情困难我们才不敢去做,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事情才变得困难。
为了给大家准备真正有用的东西,我花了一周去收集很多资源,如果你需要可以到公众号领取。
如果有幸,我收集的资源或写的文章能够帮到你一点点,那我想这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