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是一名悲催的粉红。
为奥运喝彩,认真地抵制着家乐福,在人人网与别人吵架。那时候便开始流行在QQ与人人的头像上挂一个中国心,我认真想了想,挺丑的,算了。
那时候我们常常去植物园烧烤,不愿意使用官方烤具,自己偷偷挖洞生黑火,非常有趣。抵制家乐福后,在hefei那样一个滚滚红尘就无法买到材料了。犹豫很久,朋友说:“要不我偷偷冲进去买?”我说:“万一被打了怎么办?”……嗯,最后,爱国之心又涌上心头,为了祖国,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呢?那几个月,我们都放弃了家乐福购物行。家乐福购物曾是无趣大学生周末欢乐之一,就如上海“早恋”的高中生喜欢去IKEA一样。
那天是在生物楼上课,随之感觉晃了起来。也许是错觉吧?下课后,有同学对四川的同学们大喊着说,听说四川地震了,快打电话回家问问!
其实,似乎那也不是第一次下课之间发生这样的对话了,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那天下午,打开邮箱还收到了offer,在校园矫情了一会儿未来的人生。
地震刷新并撕扯开了有限的媒体频道与社交网络,占据了人们所有的眼球。由于需要办护照签证,那段时间不时回沪回家,发现电视里滚动播放着这些视频。每一篇都是如此催泪。
外婆说,从08年看这些救灾片起,不知道为什么就要动不动流泪,再也停不下来。
显然,多难兴邦的灾难消费让ta们得到了甜头,屡试不爽的样子,却在后面玩坏了。至少于我而言的心路历程是这样。
在美国我依然是粉红,然而换专业后,一度我是系里唯一的中国学生。在网站上发现还有一个唯一的中国教授,又恰好在毕业的最后一期有他的课,顺势就跟他写了论文。他让我写的便是汶川地震中的新闻媒体。
虽然使用着一种所谓的xx模型来讨论灾难叙事(narrative communication in disaster),现在回想在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媒体环境中用正常的条件去作分析,真是扭曲。我收集了几百篇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地震叙事,边流泪边写论文。顷刻之间飞灰湮灭,肉体与精神双重的撕扯与吞噬,实在是泪湿键盘。然而当我读了x百篇叙事,发现有x白篇文就有x百次感谢党和政府,一颗真诚着红彤彤的心也受不了这样的假。终于,从泪流满面至心生疑惑再至感到恶心,这是我转离小粉红的奠基砖头之一。
这样的砖头越积越多,终于爆发。这些砖头中大部分是因为“队友太猪”,很少部分是因为“西方势力腐蚀”。记得那些年天灾不断,而一连串的dang国伎俩终于让一颗粉红的心招架不住。随着信主后逐渐渴望正常智商,最终红色巴别塔轰然塌下了。
后知后觉,现在才能通过别人的回忆与分析,了解到十年前灾难之际,早已有、早应知的事。
十年了,我的内心已天翻地覆,彻底翻转。灾难依然在延伸,世人依然在死去。教会里,教会外,形形色色。
盼望,真的是在于这肢体的元首,新郎基督,而不在于千疮百孔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