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再次读了拆书帮帮主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有以下几个反思。
1.关于如何解决问题
他在书中用了大前研一的《即战力》的例子,主要说了几点。
如何解决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先要找到问题,怎么找呢?就是到相关的领域,然后不断聚焦,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深深的挖掘“什么是真实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要细究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找方法来排除这些原因的可能性。一定记住:这只是假设,不可以将它们认为是真正的原因。
第三,实践出真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因,只有实践以后,一个一个去证明才可以得出结论。有些是假的,那么就要去除,有些是真的,那么就要去再分析。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无论如何,要注意:解决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有什么方法”,而是“是否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关于书应该怎么拆?
拆书不是要你“理解全书在说什么”,而是“把和我联系最紧密的知识,迅速地学以致用,改变行为以及生活”。
读书的主旨是什么呢?
是“将知识转为能力”。
那么,书到底应该怎么拆呢?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要明确你的核心目的是什么,你要通过阅读这本书然后将里面的知识应用在某个方面。
第二,速读,挑出和你目标最为接近,最为相关的片段。并且,这个重难点一定要和你的需求有关系。
第三,重述原文,以及启发。当你读完一个片段,并且觉得这个片段对你很重要的时候,就要用自己精简的话对这个内容进行再编辑,并且如果有任何启发,也要记录下来。
第四,要问问自己:我有什么类似的经历吗?我以前是怎么做的。以此来激活自己的经验。
第五,将新学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结合,反思自己:若以后再遇到相似的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最好是能把具体的内容写下来,并且在头脑里过一遍。
第六,写下这些新的想法,在书上标记出来,记住,并且经常回顾。内化这个内容,用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在读书的时候,有时我有些疑问。
比如:一本书到底该不该读完呢?
我的认为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一本书至少应该是要翻完的。在翻的过程中,标记出与自己有关的,重难点片段。重点是找出这些与自己有关的内容,然后学以致用。
所以,书读不读完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你从书中学到了多少,用了多少,帮助了自己建立新的脑回路有多少。
再比如:应该速读还是只字不差的阅读?
我想这样用更好:在与核心目的无关的地方可以速读,而在有关的难重点就应该标记出来,并且“反复地,只字不差的,反复,拆读”。
好的书,好的内容,就是要学以致用。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