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当向我老爹求助做某件事的时候,老爹的回应总是说…:“明天再干吧”“明天再说吧”“以后就会好啦”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安慰我的,如果不做出改变,将来并不会好!
人总是有趋利避害的模式,所以总是下意识的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我一直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孔夫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成为君子的标准之一。但是成为君子没有一步一步做到位的标准,而史蒂芬科维在《第三选择》中给出了具体的步骤,讲非常的抽象的思维给具象化!
求协同思维模式包括四种:
我看到自己。将自己看作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也将其理解为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看到自己呈现的各种状态,做到不批判不评价,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对对方下了定义。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给出他一种身份,一种定义,带着自己很多的偏见和认知。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要真实感受到对方是个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需求的人。
我找到你。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不要急于反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不需要让别人趋于自己的淫威之下,学会放下固执去倾听别人的观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为第三选择做基础。
我和你协同。双方一起协作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共赢。
经过询问、界定、创造、达成的四个步骤最终可以让双方通过第3选择达成了协同。
第三选择适用于生命中的各个方面,只要通过改变自己以前的思维模式、行事模式接下来迎接来的就是生命中的新局面,绽放得更加悦人悦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