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平说汉高祖-02-榜样的力量

平说汉高祖-02-榜样的力量

作者: 司马东平 | 来源:发表于2020-01-29 16:00 被阅读0次

    小刘三孩童时代,正是秦国四处征战统一天下的前夜。公元前260年,也就是刘三出生前四年,秦国和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这是一场决定天下未来走向的大战,秦赵都倾举国之力进行对赌国运。可惜赵国错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大败输亏。一夜之间,秦国将赵国四十万降卒坑杀殆尽,摧毁了赵国最后的生力军。若不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从魏国窃符救赵,搬魏兵抵抗住秦军,恐怕赵国已经被秦国消灭了,根本不用等到三十年后秦始皇再出手。

    公元前247年,小刘三已经9岁了。这一年秦国举重兵围攻魏国,魏王昏庸,加上秦军势大,诸侯都不敢救援魏国。危急时刻,信陵君从赵国返回魏国,振臂一呼,诸侯纷纷派兵相助魏国。在信陵君的指挥下,诸侯联军大败秦军,挽救了魏国。可惜功高震主饱受魏王猜忌,四年之后,小刘三13岁的时候,信陵君抑郁而亡。信陵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礼贤下士、急人之困,两败强秦,立下不世之功。

    小小的刘三,从小到大,总会听到大人诉说信陵君侠义仁德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悄悄种在了小刘三的心里。听到信陵君延揽门客,养士三千人,小刘三也想快快长大,梦想有一天也能去投靠信陵君,做个乱世中戡乱的伟丈夫。

    终于,小刘三长大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大梁(现在河南开封)投奔信陵君。可惜信陵君已经去世多年了。后来听说外黄(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县令张耳,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为人非常贤明,也在招揽四方英雄,于是他就去投奔了张耳,做了门客。在这里,他听到更多关于信陵君的故事,关于他的豁达大度,关于他的爱财如命,关于他的挥金如土,都深深印到刘三的脑子里。如果说之前在家乡时,自己脑海中的信陵君,还只是一个模糊的神一样的存在,这次外黄之行,已经让自己的偶像,变得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偶像也是人,活生生的人。他能做到的,我就算做不到,也要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

    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开始了灭亡六国的步伐,统一天下的大幕缓缓拉开了。魏国人心惶惶,张耳隐姓埋名逃离他乡,刘三只能无奈的结束了这次出游,回到家乡。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万卷书刘三是没读过,不过千里路已经差不多了。这次出游,刘三感受到了榜样信陵君的遗风,看到了张耳为人处世的贤德,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门客,其中不乏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也在众人的议论当中,知道了魏王是如何昏庸,嫉贤妒能,任用奸邪,不顾江山危亡。他再也不是沛县的一个小小农民,只想着像父亲刘老汉一样,努力耕地,攒钱买地娶媳妇。他的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初出茅庐的刘三,还不能够参透。

    不必着急,属于你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

    回到家乡,等待他的是农民的生活。是农民,就要种地。幸运的是,刘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还有一些自己的薄田,而不必像同时代的陈胜一样,雇佣给地主当佃户。可是,这次回来,刘三的心里像是藏着一颗火苗儿,他再也不能过这种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单调乏味的生活。父亲刘老汉不懂小儿子的理想,更何况刘三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看到刘三整天不好好下地干活,整个一个游手好闲浪荡哥儿的形象,刘老汉既不能理解,也不能赞同。还好,自己的二儿子刘仲,还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好青年啊。跟他二哥比比,刘三简直就是村里的反面典型。

    有一次,刘三犯了点小事儿,不敢在家里住。于是就带着一群朋友,经常去寡嫂家蹭饭吃。蹭一顿两顿就算了吧,还老去。自己吃就算了吧,还带着一群哥们儿一起。没去几次大嫂就心疼了,毕竟人家丈夫早亡还拉扯孩子,估计刘三也没给够饭钱。于是刘三他们再去的时候,大嫂就撒谎说,我做的饭不够吃,已经吃光了,你们以后别来了。刘三一看,锅里还有饭呢,这才知道是大嫂抠门,从此就不跟大嫂一家不亲近了。后来刘邦大封群臣,就没有分封大哥家的孩子。刘太公劝的时候,刘邦还记得这个事儿,说因为大嫂太抠门了。最终看太公的面子,才给大侄子封侯。如果不是太公强劝,刘大嫂这顿饭,绝对是世界上最贵的一顿饭了,都顶上一个侯爵了。要知道,后世的飞将军李广一生戎马屡立战功,都没能封侯。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也不管自己有钱没钱,刘三还是向往在外黄那种呼朋引伴、饮酒作乐、高谈阔论的日子,大家一起指点江山,多么意气风发,多么任性洒脱!可惜啊,小地方的人没见过世面,他们都不懂啊。刘三虽然没多少钱,但是请客吃饭从来都很豪爽,慢慢地结识了不少人。这么说吧,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就交朋友来说,刘三这个人,够朋友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说汉高祖-02-榜样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av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