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为中心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但是,十岁到十五岁都是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还同时具备隐藏这种特质的狡诈。
正因如此,
这才是通过经验教训来认识自我中心的弊端,学习向社会妥协的重要时期。”
宫部美雪

仔细想来,小学、初中、高中,何曾在意过自己圈外的事物。
偷看几眼暗恋的女生,
鞋子又破了,怎么穿出去?
内裤好几天没洗,妈妈也不会多买几条。
知道吗?xxx和xx搞对象呢!
网吧,去不?
……
从进入学校,就在独立地适应着这个新的环境。着眼于周边,努力保持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
好学生团队自然不喜欢,他们古板听话,毫无乐趣。
坏学生队伍不敢轻易深入,顶撞谩骂老师,视校规如厕纸。老师的体罚,家长的怒火,太过恐怖。
游离在他们之间是个不错的选择。
成绩不会很差,够交差。
受到好学生的接纳,跟着他们偶尔还会拿几次奖。
相比,坏学生队伍容易混入。操着和他们一样的脏话,搞破坏,打游戏,调戏女同学,欺负看不惯的同学。
当然这一切不比亲自动手,跟着看就行,露出该有的表情,发表几句常见的问候。
有时还会受到某些女生的青睐和同学之间的“敬仰”。
“他可是和xx关系很铁……”。
圆滑,能使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生活的很滋润,可总也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只能算作附庸。
这之外的,还有两拨。
学习也算努力,就是成绩不好,中等游荡。他们看不得学习好的,更瞧不起成天惹事的坏学生。
相互报团,倒是和其他人少有交集,以至于多年后同学聚会,竟想不起还有这等人的存在。
再有,是老老实实不学习的坏学生。他们胆小,不敢完全放纵自我,自甘堕落,通常沦落为被欺负的一类,没有尊严。
所以成了坏学生的“玩具”,好学生的“笑料”,老师抓典型批评的“教材”。
而某种程度上,老师们却又偏爱着某一类。其他的,说不上喜欢讨厌,无所谓吧!
老师也不过是体制要求下的“产物”。
“老师们用他们的尺子衡量我们,要求我们符合他们的标准。倘若真的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又会被当做失败者对待。老师们只想挑极少数人进入成功者行列。”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被要求”的社会。
每个人都在要求别人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时我们也是被这样要求的。
你理解不了,渣男凭什么撩妹无数,你却单身20年!
就像渣男不理解你为什么总是穿N多年前的外套,带一副“老人眼镜”。
你理解不了,舍友每天喷香水化妆到底有何意义?
就像舍友不理解,你天天蓬头垢面埋头学习,又有什么用?
你不明白,好“白菜”为什么都被“猪”拱了。而“猪”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么帅,还没有女朋友。
相互要求中寻求和解,交集才是我们能共存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