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同于修行 都有三个标准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0:28 被阅读4次

从今天开始介绍十行位的第二行位,叫饶益行。修行有六位行法,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觉,行在住后面,是第二个;从住行向三贤位看,行是中贤位,第二行也是第二个。这两个第二个,有一个我们叫用生命不用大脑。

用大脑会说牵拖,硬把他牵过来,也有一个第二可以跟它并在一起,这个第二是什么呢?《大乘起信论》讲发菩提心有三心:

(一)直心,修行人叫直观心,起观用的。观是止观的观,观照的观,起观要用直心。直心下面拉出十个心,与观法有关。

(二)深心,行深心,修行的行法要深。深心下面拉出十个心,与行法有关。

(三)大悲心。度众生的大悲心。大悲心下面拉出十个心,与度生有关。

十个心,十个阶次,由浅入深排下去,名字可以自己定。但要是不懂得最浅的是什么,最深的是什么,定义当然定不出来。要懂得最浅的是什么,最深的是什么,定义就差不多了,分为十个阶次而已。

不管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一样,要做事,就有标准,跟我们修行一样,三个。做事三标准,一搞清楚现在在哪里?二目标在哪里?三中间有一条路可走。聪明才智大者就拉一条直线,小者就绕远一点,很多资粮道要具备。

我们修行,第一要确定佛陀到底教我们什么?有没有搞清楚。第二要跟佛学什么?第三,我要怎么学,用什么方法?禅、净、律、密、经、教六科一体的,六个方向给你进去,下手处开一个门就可以,从哪都能开悟。

三贤位,十住位在培养直心,十行位培养深心,十回向位培养大悲心。初贤位,中贤位,上贤位总有三十个位次,培养菩提心,兼顾以后,登地以后,真的叫修行。目标是什么?我用什么方法怡情养性?可以用写字,画画,跳舞,到达佛陀指定目标就好。

十行位,按施戒忍进定慧等十波罗蜜排下来;还有用七菩提分三三昧来排。一般佛法初阶来的,七菩提分第一是择法,从次第道,先教你择法,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你会放弃很多不是佛法的;再念觉分。

学华严七菩提分,第一个是念觉分,先粘上去,不怕弄错。华严要学很多,有可能粘错了,粘到邪道、外道、魔道、异端去了。接下来要确定,知道不好,没有叫你一定放下,因你已粘上去了。然后它会重新给你矫正,修正过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地方。

第二择法觉分,是选择,拣别、判别的能力。从华严看,这宇宙中所有的法都是正法。只要你粘上去,就让你彻底觉悟。华严讲圆融,你是异端,也要摄受你,降伏你,然后教化你!

华严的气度,度量先弄清楚,要不然华严还跟你其他的一样。华严在所有宗派之上的原因就在这里。它统摄一切宗派,它不是跟其他宗派排在一起的;所有的宗派都在华严里。所以择法觉分列为第二个。

华严第一个是布施,第二讲持戒。华严先肯定一切都是佛法,要有这种心量,此是普贤境,此是普贤行,都在法界内。一踏进华严,第一步就不可思议了,先打掉你意识形态。

在处事上是事相,一定按世间法标准来,社会定律要去依循,而真理没有定律,无碍自在!(海云导师讲十行,圆明提纲撮要Ⅲ2-1)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相关文章

  • 做事同于修行 都有三个标准

    从今天开始介绍十行位的第二行位,叫饶益行。修行有六位行法,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觉,行在住后面,是第二个;从住行向...

  • 怎么管理好一个团队?

    1、告诉他做事情的标准 2、告诉他做人的标准 3、带他们打胜仗 而做事情的标准又有三个衡量的标准: 1、梳理通盘 ...

  • 写作是一种“修行”你认同吗

    有人说写作是一种“修行”,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凡正我是认同的。 为什么说写作是种“修行”呢?因为写作它不同于其它做事...

  • 感悟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及节奏,你死命催别人做事,也是无动于衷。 对下级,给做事标准,工具...

  • 一个人做事,分几个界别:

    1、为了赚钱做事 2、为了事业做事 3、为了修行做事 我想说说为了修行做事,我做事就为了这个,也就是经由做事来提练...

  • 修行标准

    富兰克林在自己20多岁的时候,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活得很混乱,而且也很依赖于外界的评价。 他做了一件事情,他把自己觉得...

  • 做事前一定要先有标准

    做事前一定要先有标准。 思考的标准——价值观 结果的标准——目标 行为(“做事”)的标准——规矩 招人的标准——岗...

  • 所谓的无愧于心

    做事经常有自己的标准,认为无愧于心即可。然,标准呢?愧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但这杆秤是不标准的,有的...

  • 做事的标准

    今天孙处让我把业财融合图贴在财务部会议室的墙上,我用塑料胶布把图贴上,光线反射可以看到胶带,很不好看,还有就是胶带...

  • 186 做事标准

    #每日精进186/200 20200704 小时候解题有标准答案,长大后很多事情却没有标准的答案,哪怕简单的对错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事同于修行 都有三个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y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