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新生入学报道,看着校园里一个个青涩的面孔,不禁和曦里回忆起两年前稚嫩的自己,也感叹着时光的荏苒与飞逝。
一路谈笑风生,看着路边提着重重行李焦急等待的家长,即使感觉燥热但一定满心欣喜,毕竟自己的女儿或儿子考上了大学,也是蛮让人骄傲的。
如今喜爱察言观色的曦里,不由得开口:“来咱们学校的这些家长大多都衣着简朴啊,孩子们也看见很朴实稚嫩的样子。好像富裕的家庭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中下层家庭……”
似觉很有道理,是啊,我们后来走到了哪里,以及未来成长所止步的阶层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后来就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呵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二本院校,而咱们现汉老师家女儿在北外上大学的原因了吧。”我停顿了下和曦里调侃道。
我也和他们大多数人一样,出生于极其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靠打工为生。大半辈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的将就。处处省吃俭用,不敢买好的,不敢穿好的,当然我也一直看不惯他们一直将就的生活方式。经常对妈妈买件廉价衣服还要搞搞价的行为加以鄙视,也对她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来吵去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曾经因为妈妈是劳动妇女没有别人的妈妈有本事而讨厌她。
但是到了后来,来到大学,渐渐才发现我去买件衣服也会像妈妈一样因为三两块钱搞来搞去,吃个好点的还舍不得花钱,每月都得算计着钱来过日子。虽然爸妈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生活费给的也不少,走之前总是叮嘱你想买啥买啥,不用想别的。可是怎么可能,我都这样过了二十年了!不是我不想,而是父母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以及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生活方式已经让我习以为常。甚至经常会觉得自己“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再回头看着他们,就如看到昨日的自己,看到他们父母的背影就像看到我的父母那样。他们那眼角的皱纹烙印着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佝偻的脊背担负着家庭的重任。没有满腹的知识,没有出众的思想,只能靠双手和日渐衰老的身子骨去充当最廉价的劳动力,做着最不体面的工作,挣着最心酸的薪水。
靠着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靠着自己仅看到的一点小世界去教育下一代,最后辛辛苦苦的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以为这样就得到了全世界,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已经和别人有了飞天般的差距。当然,这怨不得家长,这就是现实的你我,你我的现实。当然也是所谓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而我们甚至有时都觉察不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
最近朋友分享了自己侄女过十二周岁生日的照片和视频,只见视频中是一片绿地,有参加生日宴会的人群,绿地中摆设着各种甜点蛋糕,饮品盛宴,很是热闹。
满十二周岁的小女孩穿着美丽的粉纱裙,像童话中那漂亮极了的公主,是整场盛宴里自带光芒的幸福孩子。父母也穿着粉粉哒的衣服,一家人其乐融融,很是和谐。这可是我曾经羡慕向往的场景,也固执地认为只有在电视中或童话故事里才会出现的场景。
父母给她唱着歌,说着心愿祝福,其中一句话记忆犹新“我希望她自由快乐的生活就好。”微风拂过,小女孩当众弹着钢琴,是那样优雅美丽,活泼有气质,就像她旁边的父母那样有风度有情怀。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我想那位幸福的小公主未来的生活应该并不会差到哪里去吧。起点高,也感受着最好的,在最美好的童年也经历着最浪漫的生活,经历着许多小孩子感受不到的宠溺与娇贵。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旅途中本应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段路程或许会激发她不断去憧憬未来的美好,愈发让她想要走向更高的巅峰去眺望更美好的风景。这就是“马太效应” ,相信好的人会越来越好。
一霎间想到了《追风筝的人》里面的主人公,哈桑和阿米尔 ,他们便是两个世界的人。哈桑的父亲是被小孩都嘲笑的仆人,所以他也只能像他的父亲一样每天做服侍别人的粗活,甚至都没有上学的机会;而阿米尔的父亲是极其有威望的商人,所以他享有天生就被人服侍的福利。因此哈桑的原生家庭便是他难以跨越的阶层,也导致他和阿米尔少爷的生活是地狱与天堂的差别。
但他虽然出身低微,却勤劳勇敢,朴实忠贞。他以一生兑现着对阿米尔少爷的忠诚,从小为他出头,为他被黑锅,为他追风筝,为他挣名声。这些美好的品质也是源于他父亲阿里对阿米尔少爷一家人的忠贞与真诚。所以这也是原生家庭里美好的品质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
所以原生家庭虽然对人会有深远的影响,但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察觉到并接受它后,去理智地分析这种原生文化对我们的好坏卑劣,而去选择丢弃或是传承。
❤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也提出一个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于是,我们好像对于自己的缺点和生活的失败通通有了合理的解释。
我脾气这么差,是因为我爸妈脾气差;我这么懒惰和大男子主义,是因为我父亲在我母亲的面前也是这样;我性格这么敏感,是因为我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我经营不好婚姻,是因为我的父母经常闹离婚,他们也经营不好婚姻生活。
我们带着这种观念,把生活中所积累的怨气和不满都扣在原生家庭这个黑锅上,认为父母都是祸害,所有的失败也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我们经常也会在网上看到因为家庭不和睦甚至家暴离婚等造成子女自杀轻生的事件。我也曾在知乎专栏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日后的日子你会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无声无息。等着在某个时机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好似瞬间就要把她生生毁掉。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
诚然,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可是原生家庭就真的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命运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上帝给了你一手烂牌,可是他并没有剥夺你出牌和赢牌的权利。即使拿到一手烂牌,我们也应该打出最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再怎么糟糕也会有一条路通向属于自己的幸福。
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这只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成长;一生很长,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而这些人和事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观念,它们也会帮助我们不断向上,改写我们人生,改写我们后续的故事。所以越往后走,你会渐渐发现,父母对你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或许你的父母没有带给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带给他们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这种“轮回”带给了你。他们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父母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新上演。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着原生家庭的局限性,那就不断努力地挣破似乎无形中控制着我们的枷锁。选择一直向上而生长。因为你就是你未来子女的原生家庭!
现在的你还执意认为躲不过原生家庭的影响吗?
因为茫茫人海相遇,所以更懂珍惜。
感谢你的支持与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