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荒原拾趣——理发

荒原拾趣——理发

作者: 汤原普鸭河一兵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0:01 被阅读0次

在北大荒,男生每一两个月必须要干的事,就是理发。

那时,不可能到理发馆,唯一的可能,就是大家彼此彼此,互相服务,或者说互相练手。

我的理发技术(如果还能算作技术的话),就是在黑土地上练就的。

当时知青的发型,基本都是高平头。很少有背头或偏分之类的。而城市知青与本地青年在发型上的显著标志,就是“底”的大小。所谓“底”,就是理发推子在发髻处的角度。知青一般要求“底大”,就是理发推子在推时角度大一些,这样理出来的发型显得自然;而本地青年的头型则“底小”,即理发推子在推时角度小,直通通上去,黑白分明,十分乍眼。

后来当地青年也逐渐喜欢“大底”了,甚至影响到一些老职工。

我们连男生理发基本每人都可以上手,但是慢慢的逐渐便分出高下了,一些手潮的主,逐渐退出理发的历史舞台,让位给那些技术高的主。

关于理发,我印象较深的,一是大嘴。此公热情高、干劲大,嘴里叼着烟,咋咋呼呼的为大家服务。但是,大嘴的技术远没有他的热情高,常常是理了一半,被理发的主照着镜子提出强烈抗议,大嘴不得不中途让贤。

再一个就是上海的张国敏。张国敏人长得虽是小鼻子小眼,但是他身材好、天生的一幅衣服架子,理发的手艺较高,起码在我的心目中,是顶尖高手。所以我理发一般都是看张国敏有空时,求他完成。

我的理发技术属于一般以下。比不上张国敏,但是自我感觉比大嘴还是略胜一筹(大嘴可不要生气呦)。

在兵团时高手云集,显不出我,到了部队,我在连里还是能够有一部分常客的。

现在,我自己有一套理发工具,一个电动的推子。父亲在世时,我负责给他理发。可是我自己的头发则是无人管理,说句实话,我不愿意去发廊,一看见门口那一位位黄头发,心里就发怵,每当此时,我越发怀念在北大荒和部队时的彼此彼此、相互服务!

2009、7、7

相关文章

  • 荒原拾趣——理发

    在北大荒,男生每一两个月必须要干的事,就是理发。 那时,不可能到理发馆,唯一的可能,就是大家彼此彼此,互相服务,或...

  • 荒原拾趣——打乒乓

    无论在汤原,还是在普鸭河,不管干活怎么累,打乒乓球,在我们连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也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其中不...

  • 荒原拾趣——逛大营

    歇班了,哪去? 逛大营呗! 是啊,逛大营,是那会儿星期天我们最普遍的选择。 大营,即团部所在地。再狭义点讲,就是集...

  • 荒原拾趣——用美装点生活

    人们是爱美的,是不会因为生活环境的优劣而放弃对美的追求的。 尽管是在北大荒,可是知青们就像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尽可能...

  • 荒原拾趣——死里逃生赵文雅

    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往往凭借求生的本能产生出超常的智慧、胆略和力量。在汤原时,我就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

  • 荒原拾趣——看《卖花姑娘》

    还是在汤原时,早就从报纸上、广播里、家信中知道兄弟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拍了一部特别特别感人的电影《卖花姑娘》,...

  • 荒原拾趣——缝棉被的南北差异

    下乡后,每个知青都会面临拆做棉被的活。 临行时。妈妈曾担心我,怕不会拆做棉被,暗自流下过眼泪。 我自己倒是满不在乎...

  • 荒原拾趣——第一次针灸

    在浦鸭河,不知是睡帐篷受了凉,还是在干活时扭伤了,有一阵子,腰总是疼。 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就去了团卫生队在浦鸭河...

  • 荒原拾趣——第一次——住院

    在修理连燃油间,每天同柴油、汽油打交道。指甲缝里、手的纹路里都是油污,洗也洗不净。被宿舍里的跳蚤、蚊子叮咬后,用满...

  • 荒原拾趣——第一次——献血

    电话里接到团里下来的通知,要我们连去一位同志到卫生队献血,要O型的。 我一听,就说,不用找了,现成的,就我了。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荒原拾趣——理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m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