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阳志平将图书分为五个等级:坏书、可用的书、力作、杰作和神作。
如果说可用的书只包含十篇论文左右的知识密度,那么杰作和神作是新思潮的源头。
他认为多数图书都不会超过杰作,所以不要将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反复阅读力作以下的著作上。
坏书不值得读,可用的书和多数力作热读即可,杰作和神作是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著作,需要冷读。
感:
大部分事物都可以区分种类和等级,比如学历证书,书籍也是如此,我也明白这点,但以前并没有给读物进行过明确的分级。
阳志平的分级方式给了我启发,不过我觉得他分的五个等级,名字不怎么好听,对每个等级也没有清晰的界定,读书多以后我可以设计自己的书籍分级系统,分级系统有利于我们筛选书籍。
思:
在第54张卡片里面我说了大致这样一句话,“烂书一般很容易辨别”,然后我收到了周磨磨同学的反问:“看不懂的烂书也很容易辨别吗?”
被这么一问,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观点太想当然了,没有经过验证,烂书并没有那么容易分辨,特别是一个知名作者写了一本实际上不怎么的书时,还会增加我们的辨别难度,想要区分好书和烂书,需要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自己选书、鉴书的标准,而设置书籍的分级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用于区分好书和烂书。
行:
在阅读时,对书籍的质量进行判断,有意识形成自己的书籍分级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