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不了解的空姐遇害案

你不了解的空姐遇害案

作者: 成长源代码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20:34 被阅读0次

最近某航空公司空姐打车遇害案闹得全网沸沸扬扬,一个鲜活的少女本应在花季的年龄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却意外丧命于一个司机的魔掌。当全国人民为她可惜可悲,为司机可恨可叹之时,谁又能仔细、冷静的思考一下整个事件背后的真相。为什么如马加爵式的社会谴责一次比一次强烈,可依然会出现同样的社会悲剧。到底谁应该站出来承担责任?

悲剧,让人出乎意料又伤心欲绝的事件,往往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而无法挽回。从这件空姐被害案中,除了谴责与惋惜,我想透过案件背后,揭示以下五大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讨论的。

(1)社会对待美的标准太过单一:21岁的少女,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在大多数眼中,长腿、尖下巴、细腰等天生丽质的女人是公认美的化身。既然平常人对其都赞赏有加,更别说居心叵测的歹徒。如此美人势必成为其猎物之一,满足其变态的心理或生理需求。鉴于任何国家都有类似的案件,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美的标准怎么能如此单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中国,是不是该传递一些美的其他标准。文明社会,大家对美的关注是不是应该更多元,逐渐从外在美向内在美延伸。如果大家对美的关注点不一样了,社会舆论也有更多不同的美的价值导向,歹徒或许会拥有发现美的另一副眼镜,当它和欲望没关系时,犯罪就能避免。

(2)网络数据的隐私保护太差:不知何时,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开放了,既然美丽和性感这种评价是社交化带来的数据标签,难道一定要展示于公众么?从对网购商家的点评留言、对打车司机的描述,到个人的标签、兴趣、爱好、IP甚至其他数据,什么时候开始都要公布于众了?我们暂且不去管多少数据是假的,是水军刷出来的,仅仅就个人特征而言,公开前是否得到本人的同意?是否在传播的过程中有风险的规避机制呢?我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包括个人所有的网络资料,都有遗漏的风险。

(3)互联网便捷的同时牺牲了质量:一个人想注册成为司机,线上比线下传统场景要容易的多,就像网络借贷一样。资本家逐利的心一定是以结果为导向,司机数量显然是打车公司的指标之一,和很多企业一样,打车公司用互联网工具提供更简便的流程与服务时,总会牺牲一些质量,一些机器无法发现的漏网之鱼。

(4)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我经常在路上听到一些诸如此类的话,“你有本事去告我”、“你告我啊,老子才不怕”、“告去告去,随便告”,我很气愤,这些人到底有多么不怕法律,不尊重法律。弱势的一方总是因为法律手段的复杂或碍于情面妥协于强者,却不知滋养了对方目中无法的心理。如果能有一群人来普及大家的法律意识,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鼓励全民诉讼。通过有效的、大量的个人诉讼案例来唤起公民的法律意识,让法盲们从此敬畏法律、害怕犯法,约束自我的言语和行为。要知道打官司失败要承担时间、金钱、名誉等很多损失,只要占理,就应该不怕诉诸法律的麻烦。只有大家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无法者才不会如此肆无忌惮,也会减少本次事件中司机出言调戏乘客的概率。

(5)大企业应该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有太多的软硬件基础服务是由企业家完成的,政府无法做到方方面面的基础工作。企业家为大家消费升级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应该对社会责任责无旁贷。本次事件中,打车公司无论从赔偿、道歉、后续处理,都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一个企业一旦做大,一旦帮助政府完善了基础设施服务建设,就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而不是一切向钱看。

人死不能复活,可悲剧的背后总有大家可以思考的地方,希望这类事件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了解的空姐遇害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wy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