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是逐步得到大家认可的一个概念。
前两天在上海,军哥提议:建立一个上海圈子,比如校友会,老乡会之类的。
这个概念在我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并且也去做了。
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会想着法子让当地的朋友都转起来,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抱团。
当然,得分人,最起码得互相匹配,势均力敌,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合,否则,就如强扭的瓜一样,不甜。
为什么说圈子这一概念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呢?
因为大家都在慢慢需要这玩意。
这玩意在很多行业都是相通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能把它运用的淋漓尽致。
比如我们卖镁粉,常常会和做发热丝、做管子、做机器的这些朋友玩,从而融合为一个圈子。
在有客户需要镁粉时,这些朋友会第一时间想到你,从而把你推销出去,这样等于你就收获到了一个客户。
关键是在很轻松的情况下。
当然,在你接触到的客户需要机器时,你也得第一时间把你的客户介绍给做机器的朋友。
还有,去医院看病。
在你所就诊的医生看不了时,他往往会把你介绍给其他医院的某医生,同样,其他医院的医生也会给你推荐。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这医生也需要推荐?
是的,需要。
前段时间和阿南碰面时,阿南说了这么一个概念,这不管在哪里当医生,都得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我当时就问了,那积累啥呢?
阿南说,很简单,比如病人啊,当你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身边会有固定的客源,也就是名气,如果你忽然换了一个地方,这些都得从头再来,重新积累。
好吧,原来医生也需要客源?!
为此,上次在上海和军哥碰面时,我特地向他求证了下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基本一样。
对于圈子这一概念的运用,健哥所阐述的更让我触动,主要是之前没接触过这一块,在接触过时,发现的确如此。
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吧,我和健哥一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路上我和健哥聊了一会。
健哥说,现在得下意识的建立行业圈子,这个很关键。
我问,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现在接案子都是全国性的接,你怎么能接更多的案子?就看你的圈子有多厉害,如果全国任意一个城市你都有人,那你的案子肯定做不完,会不断的有人帮你介绍案子。
我当时很疑惑,咦,这律师也需要出去接活?
健哥说,律师说白了就是一个业务员,现在国内的律师都得自己接案子,能接到就做,接不到就没活做,很现实。所以现在的律师压力都很大,不仅得做业务,还得接业务。而接业务就讲究一个圈子了,就看你的人脉资源了。
我说,再具体一点呢?
他说,比如在拉萨有一个案子,现在在我手上审批,但我有很多信息需要去当地查证,而于我而言来回奔波成本又太高,那怎样简洁高效的处理呢?就是利用当地朋友的帮忙,让他们去帮我们办。同样,在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也会帮他们办。
明白了,就是抱团取暖。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觉得,这单打独斗是行不通了,暂且不说累不累吧,就是连打,你都找不到对象,
所以现在各个地方基本都有商会,商界有帮派,政界也有帮派。
那,还不抓紧建立一个帮派?!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