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电影创作微电影制作方案/影视制作
【录音篇】穷逼猫叔的微电影制作方案

【录音篇】穷逼猫叔的微电影制作方案

作者: 影视民工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16:44 被阅读7次

  为什么分类的第一篇是录音,而不是一般顺序的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呢?因为前文也提到过,录音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录音的成功,是制作一个好片子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大量的水片子、“学生作品”,之所以一看就很低端,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录音很水。所以一些团队就会变通,例如改成旁白式的文青风、变速式的搞笑风等,以掩盖录音水平的不足。但是光这么投机取巧不顶用啊!拍个正经的微电影咋整?

录音设备的选择

  拍摄微电影,并不是用摄像机或单反的内置话筒就可以解决的,它们录制的声音只能当做参考音用。

  因为摄像机和单反的话筒指向性都很差。什么是指向性呢?其实就类似于镜头。我们知道,镜头有长焦和短焦的区别,长焦镜头拍摄的范围小、短焦镜头拍摄的范围大。而指向性话筒就相当于长焦镜头,它的拾音范围窄,而内置话筒的拾音范围比较宽。

  这样,在拍摄的时候,可能拍摄的是一个近景甚至特写,但是声音录制的却是几乎整个环境的声音,这样声音和画面就不匹配了。而单反的内置话筒就更悲催了,单反的重心根本不在录音上,单反的录音能力…比喻起来,就好像男生体内的雌激素、女生体内的雄激素,有是有…但是女生的雌激素真的很难让女生长出胡子。

  所以,墙裂推荐(敲黑板!)一定要准备一只话筒。

  什么样的话筒呢?猫叔不知道你们的预算,只能说,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好一点…你能弄到一万多的话筒当然好啦…再配上全套吊杆,又爽又专业。如果弄不到,弄个几千块或者小几千块的罗德之类的话筒也还是可以的。但是记得“人不识货钱识货”。

  挑选的时候要记得,给摄像机的话筒,通常是卡农接口的,如图

图片搜索自某宝,侵删。

  给单反的话筒,通常是小三芯的,就是和手机的耳机接口很像的那种。通常情况下,卡农接口的可能是需要摄像机充当幻象电源,而单反用的那种则不需要,因为话筒里面装电池。

  如果连指向话筒都懒得买…用小蜜蜂(就是采访话筒)也是可以的…但是比较难用,因为全景镜头时,挂在谁身上是个问题,放地上,音色会变化的很明显。

录音设备的使用流程

  有两种。

  一种是话筒直接接入摄像机或单反。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后期对码。坏处是,话筒受到线材长度的限制,活动范围有限,而且录音师监听也很困难,也受到了耳机线材的长度限制,所以监听的工作很可能就要交给摄像师负责了,但是还是那句话,摄像师还要干自己的活呢!

  另一种是录音系统独立出来,话筒接入录音机(如ZOOM的各种型号)或者录音笔。好处是录音师可以到处跑,找到最合适的地方;坏处则是,前期需要场记打板,为后期视音频对位做准备。而且录音师的开关机次数和长度要与摄像师尽量保持一致,不然视频拍了30条、音频录了35条,对位很麻烦的!万一场记再没认真地、好好的记录,后期会哭死。

录音机的使用

  三点:

1、记得监听(底噪和突发噪音,还有空间感)不要录爆了,看着点电平表。

2、录制次数和时长尽量与摄像师保持一致,如果中间有按错了、录多了或者少了,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你脑子记不住的,挑战这个没啥意思。

3、注意电池和卡(卡一般不容易存满,但是电池很可能用完,记得带备用)

  用单反或者摄像机录制的话,记得调整录制电平。单反不调电平几乎完全是个死,底噪会高的吓人。摄像机慎选自动电平,底噪会变,看着点屏幕上的电平表。

话筒的使用

  吊杆话筒

图片搜索自某宝,侵删。

  注意保护和维护各个连接处,如果松动或有松动的迹象,及时加固,因为移动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碰撞的噪音。

  由杆、线、话筒、猪笼、毛衣等组成。杆尽量选择轻一点的,省力一些;线在使用时可以缠绕在吊杆上,防止击打;话筒就没啥说的了,必须认识;猪笼罩在话筒外面,可以一定程度上防风;毛衣可以选择套在外面,户外风比较大的时候防止风声,特别大的话也挡不住……

  使用时,除了双手,吊杆不要触碰其他任何地方。比如为了省力戳在肚子上、夹在腋下等,都容易产生摩擦,从而传导到录制里。

  最佳的体位(啥词!?)是,如图:

(忍一下画风吧,谢谢)

  双臂尽量伸直,举过头顶,从侧面看与整个身子保持一条直线,这样重心会落在身体中轴线里,如果胳膊往前倾了,重心会落在身体外面,胳膊会很容易累。胳膊直着,也会让力量顺着骨头传导,如果弯曲,则肌肉的负担会加重,也会容易累。姿势合适了,举个不是特长的长镜头还是没啥问题的。

  另外,环境允许的时候,杆子也可以伸更长一些,拿着杆子的中部,靠一点杠杆,可以让后面的胳膊更轻松一些。

  话筒的最佳录音位置和距离:

  话筒尽量接近被摄主体(发音源),参考着录制的画面,以即将进入画面穿帮为准。在画面允许的情况下,录台词时最好的位置是演员头部上方前方45度角对着嘴,距离30~50cm。

总结要点:

1、姿势,寻找最省力、不影响录制效果的姿势。

2、录音距离,不要太远,尽量近一些,不穿帮就行

3、角度要对准,指向麦角度偏一点,声音可就不对了

4、别乱动,千万别乱动

小蜜蜂(领夹式话筒)

图片搜索自某宝,侵删。

  咪头(话筒头)的最佳位置是嘴部下方大概20~30厘米处,太近了会由于近讲效应,低频增大;太远了会收到太多的环境音,人声和环境音的比例会不舒服。

  另外,有的小蜜蜂的频段不可调,那么同样型号的两套就不能一起用,会串频,两边都录不了。另外,也有一拖二的小蜜蜂,就是一个接收端配两个发送端。

  另外记得不要让咪头与衣服摩擦,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胶带粘一下。

以上

  就是录音时需要尽量避免的状况,但是最关键的、也没法写的,就是耳朵。

  因为在现场,就要判断出来每一条正在录制的声音过关不过关,不能进了后期才发现毁了。所以就要多多练习。为了保险,倒是可以先一直开着摄像机的内置话筒。实在录废的太多…拿内置话筒的声音糊弄一下,也比吊杆话筒总是变化的音响效果要好那么一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录音篇】穷逼猫叔的微电影制作方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pp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