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

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

作者: 掬月汀 | 来源:发表于2016-06-21 13:51 被阅读0次

2016-06-20 小君 掬月汀

广陵散

熊云韵 - 广陵散

       华夏到了三国时代 ,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饼茶。三国时期魏·张揖《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 《广雅》中对茶的记载,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次有考证的制茶及饮茶方法的文字记载。

       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种饼茶的制作是经过怎样的处理方法,采来的茶叶可能经蒸青或略煮软化压成饼再晒干或烘干亦未可知。

        然而在两晋以后,随着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汇融合和相互影响,文人愈来愈多地加入了饮茶的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而且也出现了杜育《荈赋》一类专门描述茶的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是从饼茶开始的。

       晋代在历史上时间较为短暂,很多人不甚了解其历史事件,但在茶文化史上,晋代的一篇文章非常著名。这便是杜育所作的《荈赋》。《荈赋》是中国历史上迄今第一篇有关于茶叶专著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到的范围包括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

      《荈赋》原文: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林;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      〗〔原文有四字佚失〕,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文中第一次描述到当地种植茶叶的规模“弥谷被岗”;第一次描述到采茶时间“月惟初秋”;第一次描述到茶具选择“器择陶简,出自东隅”;第一次描绘详细的茶汤特征“沫沈华浮”……

感谢关注!

掬月汀

相关文章

  • 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

    2016-06-20 小君 掬月汀 广陵散 熊云韵 - 广陵散 华夏到了三国时代 ,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及晒...

  • 2018-06-07

    宋瓷古茶:制茶史 中国制茶的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

  • 茶之基 * 【温故而知新】

    1. 概述 茶之史、茶之类、茶之效、茶之具、茶之制、茶之饮、茶之水、茶之人、茶之事,皆有可循之处。都说盛世喝茶,乱...

  • “頤衍一品”习茶之“规、则

    “頤衍一品”习茶之茶规&茶则 学习茶知识 与茶相知相伴 茶规 茶规在《茶经》中记载 制茶中用于做茶饼的模具 何称为...

  • 做茶

    制茶一阶考试:橘子茶白茶黄茶日光红茶常规绿茶 第二阶段煎茶饼:五分钟蒸青萎凋,清水洗净捣之,成饼烘干烤茶: ...

  • 【后发酵茶·制茶工艺与仓储结果】

    (1)無心制茶~不同时期~制茶工艺~不同理解~杀青不同~结果不同…… (2)后发酵茶制茶必须:适当萎调+低温杀青+...

  • 刘素说茶 《缘起  远行的人》一

    茶事同盟 说茶《缘起 远行的人》 清代普洱贡茶的制作方式,即蒸压饼茶。此类茶叶制作工艺并非是云南土著民族的制茶...

  • 茶饼,既然要撬开泡,当初又何必蒸压

    茶饼自古有之,最早是以米膏出之,唐代以后发展为蒸青饼茶,自明始“废龙团兴散茶”,之后制茶工艺不断改进发展,形成六大...

  • 【任焕红茶山行】蛮砖单株

    初制所的气氛热火朝天,工人们有条不紊,细致的按照制茶流程,一步一步完工...... 茶饼摆在整齐的木质架子上,透气...

  • 李 新

    李 新 1983年生,制茶师。2000年随父亲学习制茶技艺,2010年正式承担厂里的制茶工作至今,2015年评为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制茶史 魏晋制饼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rg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