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器中国传统文化
乐器与人——《宛然如真》有感

乐器与人——《宛然如真》有感

作者: 4551ff0ad16f | 来源:发表于2016-06-18 11:19 被阅读97次

      礼乐礼乐,指的是礼节和音乐,由百度百科所知: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可以知道音乐在古时的地位不低,这里指的音乐当然不是现在的流行歌星唱的歌曲什么的,在历史上中国的音乐是以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为基调发展起来的。谈到音乐,就不得不说到演奏音乐的工具——乐器。一般书籍提到中国传统乐器都只是单纯的述说乐器的历史和发展,很少将乐器与文化人相衔接,本书《宛然如真》刚好是为数不多的一本做到了这点的书。

      本书将音乐的载体乐器与相应的人结合起来,乐器的生命性的表现各有不同,与人相结合就是:在古琴,是高士;在琵琶,是侠客;在竹笛,是书生;在筝,是儿女;在胡琴,是常民百姓。这样的分类匹配,几乎将中国人生命情感全部囊括进去了。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不包括楔子和结语),每个章节都讲了一种乐器,而且每个章节层层推进,例如第一章的琴,从文人这一角色破题,从文人引入到文字资料的琴谱,到琴曲,其中不乏穿插一些典故,例如“伯牙碎琴以谢知音”,将人、琴相知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后续章节的琵琶里面就还将琵琶与琴做了对比,再到后面的竹笛,更是将前面的琴和琵琶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作者通过乐器这把钥匙将我们带入到了人文的殿堂,例如讲琴这一部分时通过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不仅突出了嵇康的琴艺超绝,而从其《广陵散》中的曲词可以一窥其思想;通过“伯牙碎琴以谢知音”也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形象的知道古人对知己有多看重。

      当然由于现在的音乐发展已经与古时的音乐相差甚远,以至今人对传统乐器的了解也越来越少,现在对乐器很熟悉的基本都是相关的专业人士,普通人基本处于‘两眼黑’的状态。所以在本书中在着重写乐器与人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笔墨来讲述了相关乐器的制作流程以及弹奏乐器的指法等。虽然看似这些与本书主旨无关,但是细想之下,通过了解乐器的孕育过程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乐器成型的不容易,通过乐家娴熟的指法将其演奏出来,我们才能够形象的感受到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性。

      正如本书所说,‘乐为心生’,乐器与我们的生命属性相衔接,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种的文人高士、侠客等人物性格来解译中国音乐,也可以透过人与乐器来观人。

京东购书链接:http://item.jd.com/11910903.html

相关文章

  • 乐器与人——《宛然如真》有感

    礼乐礼乐,指的是礼节和音乐,由百度百科所知: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

  • 宛然

    南风吹开西窗的帘栊, 南塘浸湿采莲人的碧茏, 南方之下的你独守夜空, 泪眼好似朦胧。

  • 阳光正好 江湖宛然如昨

    窗前的微风丝丝缕缕,冬日午后的的时光更加漫无边际,我在窗口四处眺望。 窗外,阳光正好,江湖宛然如昨。 元旦前后,江...

  • 花月宛然

    水面镜花固可见而不可提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谭有此镜而后花可印面 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

  • ?????孩子学钢琴好还是古筝好呢?

    孩子学钢琴好or古筝好 家长在选择泰西乐器or传统乐器中,天秤更偏西乐器,比方吉他、钢琴;而民族乐器如古筝、二胡...

  • 常兰英

    常记昔日一幕, 兰球场上追逐, 英姿飒爽矫健, 宛然如昨怀念。

  • 如微乐器获数百万投资 打造乐器制造 文化产业链

    如微乐器宣布近日获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正安吉他实业。 如微乐器由前律动乐器CEO侯百春于2018年5月创办...

  • 风花雪月之牵丝戏

    “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 ——《晋水常谈录》 ...

  • 12.7日更

    日更框架 题目,爵士乐器声学特性研究 研究方向(音色,音高) 1、音色对比(爵士乐器和同类传统乐器)如小号和爵士小...

  • 打造一流全国鼓手大赛,中国好鼓手探索中前行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艺术培训行业的发达,原本冷门的专业门类开始有了些许热度,其中就包括架子鼓这项富有感染力的乐器。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器与人——《宛然如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av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