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放弃的艺术(1)

放弃的艺术(1)

作者: 沸腾的小饺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19:14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会解读《放弃的艺术》,看到题目觉得很疑惑,我们都在提倡坚持,此书为什么要说放弃?坚持是我们特别看中的品质,这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学习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坚持?

书中给出的原因有:

1、近在眼前的胜利:

通常我们都相信,再坚持一会,胜利就在眼前;

2、可得性启发

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就是一种可得性启发;

3、间断强化的力量

时不时发生的好事,好处的刺激;

4、承诺升级

当失败的倾向出现,人们更容易选择继续坚持,并将原本的承诺升级;

5、沉没成本

来源于经济学,以往对一项事情的投入;

6、自动被套路

无意识的选择;

7、难以走出舒适区和故步自封

没有勇气改变;

阿德勒说过,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我们的坚持也都有目的。

有目标就会有动机,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他们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内在动机指的是因为某事有趣或令人愉快才去做,而外在动机指的是,因为某事会导致一个可分离的结果才去做。只有受到内在动机激烈的目标,才最有可能激发你最大的努力与创造力。

目标可以分为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接近目标的公式是:如果我做了事情x,那么事情y就会发生;回避目标的公式是:如果我不做事情x,那么事情y就不会发生。其中x和y分别是你的行为和你希望实现的结果。这二种都可以描述成一个人的人格。

书中讲了一个例子,如果a和b都想和c交朋友,a是接近性人格,想要交朋友是为了建立社会关系,拥有亲密的关系,而b是回避性人格,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社交孤立。这就是目标一样,但是“原因”相反。

生活中不难观察到,有些人是a,有些人是b,她们做同样的事情,可是目的不一样,过程也就肯定不一样。

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虽然有混合的时候,但相对固定。无论是日常还是面对放弃的时候,接近目标更容易幸福感高;

什么原因形成了我们这样的人格呢?答案是与你的童年相关,是的,与你的父母养育你的方式相关。

一个童年和父母产生依恋关系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接近目标的人格;

(此书信息量大,完全整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此为第一篇)

相关文章

  • 放弃的艺术(1)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会解读《放弃的艺术》,看到题目觉得很疑惑,我们都在提倡坚持,此书为什么要说放弃?坚持是我们特别看中...

  • 放弃的艺术(1)

    放弃的艺术 樊登读书会上,老师讲《放弃的艺术》,提到了两个关于目标的名词,第一种,可称为接近型目标,该目标设立的公...

  • 放弃的艺术

    有时候放弃是一种睿智,它能创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实现我们的目标。 可是那些明知是错的坚持,为什么会出现呢?今天的...

  • 放弃的艺术

    人生,从来不会是一条道走到黑。每一次的选择,就是对其它选择的放弃。本书作者佩格·斯特里普和心理治疗师艾伦·伯恩斯坦...

  • 放弃的艺术

    荐 语 人生的六堂必修课, 斯坦福和哈佛没有教! 为了寻找答案,他用1年时光, 旅行10万公里、花费50万美元, ...

  • 放弃的艺术

    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极少有不需要拼命就能做得很好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从笨拙到优秀的过程,意味着笨拙是必经的过程。...

  • 放弃的艺术

    《放弃的艺术》佩格·斯特里普和心理治疗师艾伦·伯恩斯通过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每一件事情,一味着去坚持...

  • 放弃的艺术

    让我们学会合理的放弃,选择正确的生活。 他这个人干什么事情都是干一半就放弃了。你看他这件事也不一定干得好,肯定也是...

  • 放弃的艺术

    人生,从来不会是一条道走到黑,每一次选择,就是对其他选择的放弃。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对坚持了很久的事情,更加...

  • 《放弃的艺术》

    这些年励志的书籍谈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就是“坚持”了,诚然,坚持有时是成功之路上的一条重要途径。 孰不知,有时候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弃的艺术(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w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