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罕默德带着大家参观完三十三孔桥后,拦了两辆车把我们送到哈柱桥。哈柱桥也是架在扎因达鲁德河上,既有连通两岸的作用,还有拦水大坝的功能。跟三十三孔桥一样,这里也是市民们的休闲和社交场所。据阿齐兹介绍,哈柱桥的设计甚至比三十三孔桥更为用心,更能代表古代波斯无与伦比的桥梁建造艺术。
“哈柱桥有五个秘密。”阿齐兹像一个高明的老师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我屁颠屁颠地紧紧跟在他后面,脑袋上同时升起了五个圆鼓鼓的好奇心大气球,焦急地等着他为我一个个刺破。
穆罕默德和阿齐兹先把我们带到桥下。这次,阿齐兹作为主讲人走在大家前面,穆罕默德则断后——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只做后勤保障工作,时不时冲到大伙儿前面说两句,以显示自己才是这个国际小分队的真正领袖。
我们走进其中一个桥孔,这里就像在举办一场聚会。哈柱桥有二十三个桥孔,每个桥孔都像一个包间。桥下比桥上更加热闹,人们聊天、打闹、嬉笑或沉思。站在桥孔中央望向对岸,每个桥墩中央的空隙就像一盏盏点燃的烛灯,悠悠地泛着红光。

“这就是哈柱桥的第一个秘密。”阿齐兹轻描淡写地说。他显然对这个走到桥下一眼就能看破的秘密不屑一顾,并不想多说两句。
“马上宣布第二个秘密。”穆罕默德出场了,他走到桥墩下面四个角中的其中一个,爬了上去。阿齐兹也以同样动作爬到了斜对角上。穆罕默德左手遮着嘴巴对着墙缝小声说话,阿齐兹把耳朵贴在墙缝上,两个人一唱一和地表演起了打电话,但我觉得更像是中学物理课上的传声筒实验。据阿齐兹说,只能是对角线才能传声,挨着的两个角落是不行的。我迫不及待地找人试了起来,果然如此。真是绝妙的设计!
第三第四个秘密都与桥两边的石狮子有关。这两只石狮子白天看都是没有眼睛的,一到了晚上,北岸的石狮眼睛就会放光。原来,这座桥的设计者,故意把北岸的石墙做成了曲面,晚上岸边的灯光经过曲面的反射就会打在石狮子眼睛的部位,看起来就像发光的眼睛。南岸的石狮其实也能发光,只是后来维修的时候再也做不出当时的曲面了,南岸的石狮就这样永久失明了。
北岸石狮旁边的桥墩地上有个三角形图案——叫图腾更准确一些——据说是上帝之眼(Eye of Providence)。“如果你熟悉一美元的钞票,它的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图腾。另外,美国国徽的反面也是这个图案。”阿齐兹费力地解释着,大家显然都听得不是很明白。那位退休的老教授自己弄懂了之后,又用中文细致地讲解给大家听。


第五个秘密只能靠想象。据说整座桥看起来就像琐罗亚斯德教的标识法拉瓦哈——带翅膀的人类灵魂。不过你得跳到半空才能看到。这座桥的设计者,穷其智慧把宗教观念、神秘主义、建筑美学甚至光学、力学原理融入进来。该有多大天才和多少匠心才能设计出这样一件绝世作品!

揭开了哈柱桥的神秘面纱,穆罕默德和阿齐兹又带着我们走到桥上。一个青年小伙子带着三四个女人从我身边走过。突然,他叫住了我,说想和我拍照。我并没有像在印度时那么决绝,爽快答应了他。
他于是站到我的右手边,面向着他的几个朋友,后面有哈柱桥作为背景。闪光灯打在我们脸上,接连传来三四声咔嚓声。突然,他撇过头努着嘴向我亲过来!毫无征兆。实在意外。我来不及闪躲。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他那沾着唾沫的红嘴一下贴在了我的右脸颊上。他的朋友们和过路的人瞬时发出了猖狂的笑。
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夜空下,兀自凌乱。

和台湾人分开后,穆罕默德和阿齐兹送我和小可回去。路上,穆罕默德和我并排走着,在一通无关痛痒的话题铺垫之后,他小声地问我有没有色情电影,有的话拷贝给他。我愣了一下,感到有些意外。只是,我的电脑和移动硬盘里面确实连一部这样的爱情动作片也没有,只得充满愧疚地告诉他实情。我后悔没有教他怎么去网络下载,不过考虑到伊朗的网络状况,即使告诉他也定是徒劳的事。
穆罕默德迅速把话题岔开,他说明天早上七点半会来接我去买早餐。阿齐兹说明天有空的话会带我们去参观Jolfa区的凡克教堂,他说里面的壁画非常漂亮,绝对值得一看。
来到一个路口,穆罕默德和阿齐兹帮我们拦下了一辆路过的私家车。私家车里面坐着一男一女,他们同意送我和小可回旅店。
第二天阿齐兹没有来,穆罕默德早上七点半就来到了我们旅店,打算带我去两公里外的一个地方买早餐。虽然他骑来了自行车,却不肯载我,我提出载他他也不愿意。我们就这样一路推着车走到那个卖粥和馕的地方。路上他不停地同我讲话,唾沫就像淋漓的暴雨,充满了倾泻的渴望。
吃完早饭,我和小可决定去亚兹得。穆罕默德带着我们乘坐了两趟公交车到达汽车站。他帮我们代刷公交卡。等我们快要上车的时候,他分别送我们三张小额且崭新的伊朗纸钞作为纪念。
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有感念。因为穆罕默德和阿齐兹,我才与这个美丽的城市建立了连接。此后每当想起伊斯法罕,我的耳边就会飘来三十三孔桥下的诗歌,我就会想起哈柱桥的秘密、酒店的那场误会以及我欠下的一部动作电影。所有发生的事情,不论悲喜,或好或坏,都生长在了我的记忆里。
记忆存在,心灵的旷野就不会荒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