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许多苦难的莫言,用他的笔,真实生动的描写了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情景,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从莫言获奖那天起一直到现在,攻击讨伐甚至谩骂之声不断,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弄弄清楚,诺贝尔文学奖具有怎样的性质?获得者具有怎样的影响?
在中国和西方世界严重对峙的今天,我们说话自然要站在中国的角度,有些偏激也情有可原。但是,西方国家的很多东西,并不代表邪恶。比如这个诺贝尔文学奖,它是世界性的最具权威的文学奖项,获得者的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冠军,那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当年的鲁迅先生,曾经两度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理由是他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先生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令人钦敬,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性和权威性。
那年,我以小记者家长的身份,去了日本駐重庆总领事馆官长府邸,活动中,听了一位日本姑娘对于日本文化的介绍。其中,提到了动漫大家宫崎骏,她说,宫崎骏在日本是国宝级人物,提到他,日本民众总是把他和富士山、樱花等联系在一起,这让我非常震撼。要论莫言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恐怕要比宫崎骏高出一截,可是他又是什么遭遇呢?我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不会像中国的莫言那样遭此冷遇。一个不重视本民族文学的民族,怎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要知道,在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的格局中,我们不但要在原子弹、航空航天、大飞机、高速铁路上与世界诸强争雄,也要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莫言同样在世界文学诸强的激烈竞争中,淘汰了对手,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难道这不是值得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吗?
我清楚的记得当年聂卫平棋圣的高光时刻,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横扫日本的超一流,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欢呼,清华北大的校园里举行了游行,国家体委授予他“棋圣”的称号,全国掀起来学围棋的热潮。民族之间的较量总是在有声无声的进行着,其中出现的代表人物,也总会受到人民的赞扬和热爱。
拿聂卫平和莫言比较不怎么科学,可是,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现在的人,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相比,价值观是不是发生了扭曲?
莫言获奖,不去欢呼,假装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要攻击谩骂呢?嫉妒是有的,但更多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我说话伤人,这里有大量的人,根本不懂文学,根本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也不知道作家的使命感和良知是什么,只是跟风起哄而已,似乎,不说点什么,就不能彰显自己的存在。
我要提醒一些动辄把爱国挂在嘴边的人,现在正值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继续对莫言攻击谩骂,是不爱国,是在给西方国家递刀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