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张爱玲……

作者: 梦甜甜2011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15:56 被阅读1501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团圆》终于看完了。

月初,从图书馆借来《小团圆》。

张爱玲的小说,尤其是自传体小说,独特的叙事语言混着感受,晦涩难懂。

初看时,怎么也不懂,硬着头皮看。看到快一半时,才有点读通。于是前边的章节,一并反刍,弄了个似懂非懂。

恰巧前几天看到一个订阅号的一篇文章,讲述张爱玲的生平,纯“人话”,看得痛快。但也发现,大部分内容,均是《小团圆》里的情节,基本就是提炼的书的梗概。

于是,前面看过的,不但弄懂了情节,连她内心的思想感情也弄懂了。

每次看完小说都有一大堆看法想和人讨论,可总是找不到人说。

读了《小团圆》后,我感觉,对张爱玲的理解,和以往我看到的对她所有的描述都不同。

从前看到的对张爱玲的描述里,总是写她和胡兰成的爱情和婚姻,是“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甚至把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描述成意乱情迷,难以自拔。

而在《小团圆》里,我看到了,张爱玲对这段往事的真情剖白。

在前言里,序作者一直在说,这本书纠结了许久,直到胡兰成去世后许久,再无拿这本书“炒作”的可能,才得以敢让这本书出版。——由此可见,胡兰成是多么的不堪。能沾的光必要沾,能蹭的油也绝不放过。

《小团圆》里,张爱玲的口吻是冷静的,甚至是讽刺的——这也是她一贯的风格。我想,这就是她后来真实的心境——对胡兰成,以及他们的感情。

她对他是不屑的,除了热恋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九莉能恋上邵之雍,也源于她从小的身世,4岁,母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娜拉”,不停地往国外跑,寻找自我。父母终于离婚后,父亲找姘头、娶后母,一起吸大烟,靠着祖上的一些家产,混沌度日。后来的生活,一度拮据,而后母,对她和弟弟九林,刻薄虐待。

九莉早早尝到人间辛酸、世态炎凉。她渴望爱和崇拜。当之雍凭着她的文字找到她时,我想她对于这份崇拜是无力拒绝的。

于是,就这样开始了。

爱情中的女人都是昏了头的。

而爱情中九莉,却从未丧失过理智。她从不多话。她一直有所保留。

她比这世间陷入爱情的所有女子都清醒。

国民党战败,之雍躲在上海养病,九莉去看他,几次都觉得该问问他“需不需要用钱。”

但是,她没问,故意没问。

爱情中的女子,尚能在金钱上与对方划清界限,那说明,她一直是理智的。或者说,她一直有她的高傲,她享受他的爱情,但从未意乱神迷。

而当她发现他人尽可妻时,她是给过他机会的。只是,邵之雍也好,胡兰成也罢,他的劣根性,让他不配享受这般有才气的女人的爱。

许多报道中说,张爱玲在经济上接济胡兰成许多次。

在《小团圆》里,九莉也确实给邵之雍寄钱过几次,不过是在九莉的心慢慢死下去之后,才开始寄钱给邵之雍。而且,她知道,之雍的钱,一部分是用来养家和别的女人的。

一个女人,在看到恋爱的尽头才给对方寄钱,我想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把对方之前的情分和付出换做金钱,换回去,两不相欠。今生我已无可能在情分上给什么,那么之前欠你的就用金钱来弥补吧。

第二种可能就是:这份感情,能值得也只有金钱了。感情不好割舍,那么就让失了钱的痛来填补失了感情的痛吧。

九莉是爱钱的,我想她寄钱给邵之雍,绝不单单是因为对他余情未了,还要贴补他的家用那么简单,更多的,这是一种割舍。既然感情不足惜,那么不如让痛来得更猛烈些!

我想,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张爱玲所要表达的,都是,胡兰成,根本就配不上她的真心和真情,更配不上她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点,九莉在失恋后非常“痛苦”,她很详尽地描述那种痛苦的感受,她说“痛得快要死掉了”,而,后来的男友离开她,她却没有如此痛苦的感觉。

我想,张爱玲描述这种感觉,她想表达的,并不是失恋的痛苦,而是被背叛的感觉!她更多的是想要宣泄一种谴责——对那个永远在沾花惹草的夫!

背叛,那是一种被否定后又被千刀万剐的感觉。和失恋的痛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开始的欺骗,后来的背叛,带来的痛,远远甚于失恋的痛,我想,张爱玲在作品中,也有意谴责这一点。

张爱玲是旧社会走出来的新女性,她向往一夫一妻制,而胡兰成,从来就不是的。

但是,彼时的张爱玲,她本能的爱情观还无力和社会上三妻四妾的婚姻观抗衡,所以她的痛苦,不是她一个人的痛,是她替这个时代所有女性的痛——我读到的是这层意思,可大多数人,却把它曲解成了张爱玲爱胡兰成爱的意乱情迷,无法自拔。

自此,九莉再也没有回过之雍的信。

现实中张爱玲也是,后来胡兰成通过她的闺蜜,给她转过许多信,张爱玲一封也没回过。这像一个陷入感情意乱情迷、无法自拔的女人能做出来的吗?

我想,在世人眼里,我们都误解了张爱玲,作为女人,她同样希望“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而她最初遇到的,不但没有给她一心一意的爱情,反倒深深的刺痛了她。

张爱玲对胡兰成,九莉对邵之雍,一定是有真情在的,但,未必是难以自拔,在我看来,这倒是一个聪慧女子的进退自如。

作品取名《小团圆》,也自有深意所在。邵之雍所希冀的,是妻妾成群,同聚一堂,共侍一夫,他在中间评点着她们彼此的妒意,并更加以此而洋洋自得,不可一世,这是何等大团圆之事?

而九莉,偏不成全她,至少,像九莉这样世间的奇女子,不会给他这份荣耀的假象,那么不如随他去——小团圆罢了!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眼里的《小团圆》就是这样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和别人读到的可能都不太一样。作品给我的,是一片心灵的震撼,言语,不能尽数描绘那许多感觉。

相关文章

  •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张爱玲……

    《小团圆》终于看完了。 月初,从图书馆借来《小团圆》。 张爱玲的小说,尤其是自传体小说,独特的叙事语言混着感受,晦...

  •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爱情

    最近在脸书看到一个视频,谈及“Fish love”,当中的大意是爱吃鱼的人,会把鱼抓住,杀死牠,煮熟牠,再享用牠。...

  •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善恶

    读《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之方。 深入细分的话,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分。 什么...

  • 黛玉晚报170704——《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张爱玲 | 文人的爱情

    我们向往文人笔下美好的爱情,在文人眼中,爱情是个挖掘不尽的话题。负心薄情,或是缱绻深情。春日早起摘花戴,夏夜挑灯把...

  •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心想事成”

    前两天,我在学习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搞不明白的问题,想找一个专业的人问下。 然后就想到了,在参加一个社群时,有个小伙...

  • 误解了张爱玲

    一直对张爱玲都有片面的误解,觉得她的文字、情感过于矫情,一句“出名要趁早”更是被认为害惨了多少青少年华!但其实自...

  • 也许我们误解了年金保险

    我们的生活总是被房子、股市刷屏,最近是房子,这边上海纷纷离婚买房,让人觉得敢离婚的才是真爱;临近的杭州限购造成房价...

  • 也许你我都误解了“同理心”

    这一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同理心,我们常认为同理心是“对别人”多一点关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想,但我认为不是的,...

  • 我们都误解了天赋

    过去,听到天赋这个词往往都会想到,某个方面的天才,某个领域突出的人,这些人都是上帝垂青的,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都...

  • 我们都误解了自己

    有感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一直坚信“你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其实...

网友评论

  • 成都麦子:你分拆太透了,才女!大大的给一个赞:+1:
  • 1b124c2810eb:爱一个品格低下的注定被伤害,作人有问题会真心对爱人,它只爱自己,甚至不如某些动物有忠心爱心!张童年悲剧,父母之堕落对心灵之伤害,缺爱的童年更渴求爱,盲目的被迷惑的追求注定一场空!
  • 方先生的谷小姐:原以为能填补生命中的这些遗憾的是爱情 可偏偏是爱情给了我们这些遗憾
    梦甜甜2011:@不要再长胖了 :+1:
  • 我在你也在:张的精神始终是独立的,她愿意付出,倾已所有;更愿意得到,一心一意,长相依,天意弄人!有精神洁癖的人爱得彻底,精神独立的人终不会丧失自我!
    梦甜甜2011:@我在你也在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37度的小仙女:《小团圆》这本书我买回来一直都放在那,还没看拆封。你写的这篇很好,写得我都想看它了😁
    37度的小仙女: @梦甜甜2011 好的,等我看完了和你讨论😁
    梦甜甜2011:@山鬼大叔 赶紧看,看了一起讨论:smile:
  • 一瞥鸿影:赞同作者观点,但愿爱玲姐无论是聚散离合,都因曾经值得拥有而无怨无悔。
    梦甜甜2011:@一瞥鸿影 我想她也是无怨无悔的。
  • 譚先生:其实读了两边《小团圆》,第一次确实不太喜欢九莉(也算是张爱玲)在“沉迷失恋”中的一些做法,又过了几年,读到的味道不似以前那种幼稚,反而觉得张爱玲在这份爱情中够清醒、机智了!
    梦甜甜2011:@潭先生 我也是有这种感觉啊。其实挺清醒的,并不像世人描述的张和胡的爱情。
  • 王珷玞:我眼中的张爱玲 很傲 很傲 她的人生悲剧多过喜剧。 凡人遇不得的 她都遇得。凡人没有的体验 她都体验 她的生活决定她的文笔。 她对爱情的感观 是“霸道”的 是有些偏颇的。 作者的观点 很有见地
    梦甜甜2011:@王珷玞 谢谢你的肯定:smile:
  • 1df7c82ae65e:支持你,感情的事究竟是理智还是昏迷,只有自己清楚
  • 麦小白儿:赞同,意乱情迷这个词用得太过了,她爱的是胡的才华,对他的人品不置可否,否则一开始也就不会选择和他在一起。她努力过了,既然无果,那就放手。她向来都是,盛开时热烈,凋零时也不拖泥带水。人生关键的当口,说放下就放下,欲转身便转身。我上月写的《张爱玲:于你是冷漠,于我是洒脱》里也谈到了个人对她的理解,欢迎交流心得。:yum:
    梦甜甜2011:我关注你了,去看你写的。
  • f16a442cdac6:强烈赞同
  • 晴雪凝:剖析得好!我也赞同你的观点。
  • 沉溺鱼:和作者交流交流想法撒~我从张爱玲的文字中感到的是,对于这段恋情,张爱玲对那个时代女人的痛心还是少点的,更戳她心的应该还是被胡兰成背叛的个人感情。就是她够清高高傲,后来断了就完全断了,哪怕割舍不下也不会丢了自尊。
    玉墨清欢: @十有九人 开始是幻想他好的,才自卑,奔着好去的,当看透了伤透了才回过头来,要自尊。
    玉墨清欢: @十有九人 割舍不下也不丢自尊,是的!首先要有自己的人格与尊言。

本文标题: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ee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