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止是一次出行,也不是一次假期。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世界,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是我们创造了旅行,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
——旅者手记

(一)旅行的梦想
明天又将开启我一周的旅行,旅行前想写点文字。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我喜欢旅行是因为心无归属,就像我曾经写下的那段个人宣言:“如果说我对爱情的追求是不朽的,那么我对美的迷恋就是永恒的,但是自由却是我今生一直在寻求的。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流浪是我的宿命,平平淡淡的流浪,直到有一天命运让我停下来,或许是遇到某个人,或许是生命的终结。走过很多地方,留下很多感叹,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后来,我为了某个人停留,开始了食人间烟火的日子,开始柴米油盐、洗衣做饭;开始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开始朝九晚五成为职业金领。一开始我很感叹爱情的力量可以让我变得这样的接地气,但时间长了,我会很迷惑、很沮丧,我的梦想呢?
从小就有成为旅行家的梦想,那种梦想持续燃烧。旅行那种快乐的感觉也一直滋润心灵,让我身心变得快乐和年轻。在旅途中不断地思考一直是我的习惯。喜欢一个人旅行,坐上长途车,透过车窗看窗外一幕幕缓缓溜走的“画面”,然后海阔天空的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
网上流行说旅行是从你呆烦的地方跑到别人呆烦了的地方吃喝玩乐加拍照。虽然听上去很贬义,但是也不无道理,然而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去定义它:旅行其实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生活的好奇,是一次生命的体验,更是一次冒险。面对另一个时间、空间与未知,储蓄了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感动,这就是是旅行对我的吸引力。
(二)旅行的态度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每当自己钻进死胡同出不来的时候,我就会为自己放一个长假,一个人出去散散心,通过旅行的采撷,开启了自己的灵感,让自己能过摆脱束缚重获心灵的自由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现在我关注的不再是“到达”,而是“旅途”。需要决定的不再是“我要去哪玩”,而是“我要怎么玩”。看重的也不再是“实际旅途”,而是影响心灵层面的“心灵之旅”。我在意的是“旅行态度”。透过我亲身观察体验才能真正的触及当地的生活文化,扩大自己生命的空间,提高生命的质量。借以旅行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追求另一种旅行的意义。
(三)旅行的地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各地都可能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我们人人都可能在旅行。其实生命就是一场旅行。由生到死,由青春到暮年,由此端到彼端。目的地固然重要,沿途风景更不可或缺;但最令人刻骨铭心的,竟是一次次的意外、偶然、惊讶,甚至挫败、错误、失去。我们总在寻找,寻找舒解乡愁的方法,寻找旅行的意义,寻找目的地的轮廓。然后,毫无意外的,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在电影《最后一周》中,身患绝症的本·泰勒向西横穿加拿大,寻找他生命尽头的“格朗普斯奇兽”,最终意识到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转身,是继续生活;《走进荒野》中的克里斯托弗在生命终点终于写下的是“幸福必须分享”;而《穿越大吉岭》的最后,三兄弟抛弃父亲遗留的LV旅行箱,追赶回归各自生活的列车。
转身,回家。
原来,旅行的意义从不在旅途本身。千山万水,都只为了转身回程的那一个背影,只为了让我们从他乡终于奔赴故乡。
而我,明天旅行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