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里面有一句话,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残酷的大趋势。
今天是连续上班的第十天。
工作项目进度依然不是很理想,加班到半夜,
回家在开始今天的阅读打卡的时候就有一点困,现在坐在电脑前码字,有点坚持不住。
这是来简书的第17天,在更新这篇文章之前我自己也有在想,
白天上班,晚上坚持阅读和写作输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在连午休的一小时小憩一会的机会都没有,这么做是不是太累了。

但是呀,最近虽然过的很丧,还是能打开电脑继续写作呢。
因为你一直负能量的话,身边的人注定会越来越讨厌你,不是么?
“一个人,只要还在学习,那么他的前途就不可估量。”
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努力的意义是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去哪里和不做什么不去哪里,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命运和他人的安排。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就是为了这样——永远不要被动的接受命运和他人的安排。
《三体》里面有一句话,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残酷的大趋势。
什么意思呢?
比如,导致方便面销量急剧下滑的,不是它的同行对手,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行业。
打败口香糖的也不是益达,而是微信、王者荣耀。人们在超市收银台排队结账时,再也不会因为无聊而往购物车里放上一两盒口香糖,而是开始刷微信、玩王者。
这就是残酷的大趋势:你永远也无法想象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说不定一个跟你毫无关联的行业,一个不小心,就让你倒了霉。
这就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为了提高应变能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一个人,只要还在学习,那么他的前途就不可估量。
你不自我变革,就只能等着别人来革你的命。

现在我能做到的,我能说给大家听的,
首先就是保持每天学习,困了累了可以小小的休息一下,但是还要继续爬起来努力呦。
其次,就是提高对待自己的要求。
比如今天的工作虽然客户已经通过了,但是是不是还有优化的可能呢,
离客户要求的项目时间还有几天,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创意呢。
以前就有同事跟我抱怨过,他说每天在公司做的项目,都是按照领导和客户的意思修改,最终的效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慢慢的自己的水平也被拉低了。
我回答他:“如果你觉得在公司做的东西有很多外界因素限制了你的发挥,那么你是不是在工作之余自己把项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完善了呢?”
更多的时候,在下班回家追剧和是否要选择重新完善一下项目之间,我们肯定会选择窝在床上追剧——而且窝在床上追剧一般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很多人工作或者生活中,口头禅甚至都变成了这样:
哎呀差不多得了。
行了就这意思,收工。
客户有意见再说吧,先这样……
似乎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都不一样,但是唯一可见的,就是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最后,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
以前领导找我谈话就提到我是一个容易被人带偏的人:
客户提供设计参考样式以后我的设计会不自觉的模仿。
办公室有人在聊天吵闹的时候思路会被带偏。
甚至碎片时间明明在看文章,但是有人拉过去抽烟还是会跟着去——即使刚刚已经抽过烟了。
说是从众也好,没有主见也好,这一点从长远来看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像以前上学时候班主任老生常谈说过的话:“你们以为每天嘻嘻哈哈玩的同学就没有学习吗,你周末在家看电视,他们可能就在看书,学到的知识也好技能也好,第一个受益的人永远是自己。”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们站在一起聊天,他的羊吃饱了,你得柴呢?
我希望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今天还有很多需要我做的事情呢”。
我希望每天工作不是敷衍了事做一个“差不多先生”,而是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
我希望每天读书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二十一天阅读打卡,而是习惯性的学习。
每天更新不是为了更新而更新,而是为了让天下知识,为我所用!
共勉。
—— 一个工作写文章就是想多赚钱,不务正业的十八线设计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