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转眼已经4月份了,再过不久就又是清明节了,等到学习小人战胜懒惰小人就又是5月份了,奋起直追三个月,2019年就已经过完了三分之二!年初定的flag99%又要被延期到下一年了……
更令人不开心的是:默默努力的自己总是完不成目标,而那些天天在朋友圈在微信群里晒打卡记录的人却反而完成了目标!
事实上,一个人的努力往往容易失去坚持的动力,在这个强调社交的当下,要实现目标,必须用公开承诺的大梁加以支撑。
公开承诺,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你真的会照着写的去做。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做了承诺就想保持一致。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你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一旦写下来,周围的人就会知道,而对于你来说,外部还存在一种更为鬼祟的压力,会迫使你按照他人对你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就像陪审团,较之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陪审员举手投票表达意见时,固执己见的人会更多。一旦公开了个人的最初看法,陪审员们就不愿当众改变。
除了公开和主动,有效的承诺还需要个人付出努力。当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在社交里,个人承诺是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有效方式。美国的大学里流行着一种兄弟会文化,凡是要申请入会的新生都要无条件接受身体和心理的多重考核,比如蒙住双眼背着一个装满沙子的背包,然后穿越结冰的庭院;2分钟内喝下巨量的高浓度酒精饮料;生吞肝脏,而且不能嚼……这些仪式的演化已经到了对新生身体和心灵的凌辱程度,甚至更是因此发生过多起死亡事件。但尽管如此,兄弟会们都不同意取缔入会仪式,因为正是经历过这样的重重考验,反而让他们更珍惜自己成为其中一员的机会。
在商业里,个人承诺则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就像安利公司为了刺激销售人员实现越来越高业绩所做的那样:他们他们要员工拟定个人销售目标,而且得亲手写出来,建立起对这些目标的承诺感。
公开晒出目标,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人们有一种天然的倾向,总认为声明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态度。书面承诺能令其他人信服:写这份东西的人,真心相信自己写下来的事情。
所以,不要小看朋友圈打卡的力量。如果你要减肥,可以试着在朋友圈晒出你的目标和每天的打卡记录。你会在内外力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遵从一整套与全新自我形象相一致的行为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