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克·吐温诠释“超时效应”:孩子犯错需要批评,但方法才是灵魂

马克·吐温诠释“超时效应”:孩子犯错需要批评,但方法才是灵魂

作者: 知行智库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17:00 被阅读0次

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01

何为“超时效应”?

有一个关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这个故事是在诠释一种心理现象: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超时效应”。

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没有换位思考。

02

“超时效应”与批评教育

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的,就是在我们批评孩子时,家长的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超时效应”。

有些孩子可能不会表现出顶嘴、反抗等行为,但在他们的心里是不耐烦的,是逆反的。

而有些孩子则会表现出过激行为,下面这个男孩因为不愿写作业,被母亲唠叨了几句,竟然光着脚跑出家门,横卧道路中央欲轻生,过往车辆纷纷绕行,一时间险象环生。还好有警察叔叔帮忙,解决了矛盾,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03

正确的批评方法,让孩子向阳生长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干脆不要批评孩子了?当然不是,批评还是要的,只是要有方法和原则。

1)批评语气要得当,“吼”不能解决问题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罗静曾说:

“吼其实是一种语言暴力,你这是在教会孩子,我声大我就有理。”

“孩子以后长大了,他也会模仿,他也会学习。”

一般来说,在家长的吼声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上会有两种极端:

要么孩子被吓住了,从此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要么孩子被激怒了,学着我们的样,从此变成和父母一样的人。

所以,当你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请控制分贝,用坚定但是不狂躁的语气指出孩子的错误,批评孩子的行为。

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改正。

2)批评要“就事论事”,不牵连,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针对“青少年犯罪”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发现:

一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就是因为父母在他们犯错时,总是用强烈打击,甚至伤透自尊心的语言批评他们,所以他们自暴自弃,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其中有个孩子回忆:他12岁时,爸妈就分开了。

这明明不是他的错,可母亲却经常骂他,让他去死。

他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被骂没用、是废物。

妈妈从来都没夸过自己,骂他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说着说着,孩子痛苦地用手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好像的确如此”。

也许,他们的父母从未想过,这些打击的话,会推动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但事实是:语言确实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所以,我们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当下犯的错误,并且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即可,千万不能上纲上线,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3)批评也要分时间和场合

古人有云,对孩子的错误,要七不责: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其中,不当众责骂孩子,则被古人视为第一重要的事。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有了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不分时间、地点、原因就先教训一顿再说。

这样做,孩子根本不会听你在说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逃离这个丢脸的场合,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李玫瑾老师也曾说:任何一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尊,不要当众批评或斥责孩子。

4)正面鼓励才是批评的最高境界

有时候,家长如果能智慧地把孩子的缺点变成正面鼓励,那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

孩子吃饭速度慢,你可以说:今天宝贝吃饭小嘴巴一停不停地在嚼,妈妈有预感,这顿饭你会吃得很快;

孩子不爱运动,你可以说:妈妈上次看到你在幼儿园跑步比赛的时候,像一阵风一样,我们家宝贝如果再多运动一点,一定能成为运动小达人。

夸对了,鼓励多了,孩子在潜意识里会变得更自觉,也会变得更好。

04

结语

教育家洛克说过:

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果实,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收到打击,维护自己的名誉的意识也就淡薄。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面对孩子犯错时的错误态度。

对孩子的批评要有的放矢,孩子才会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

相关文章

  • 马克·吐温诠释“超时效应”:孩子犯错需要批评,但方法才是灵魂

    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01 何为“超时效应”...

  • 灵魂曝光——马克·吐温

    在美国西部有一座叫赫德莱堡的小镇。这个镇上的人向来以诚实著称于世。这个名声保持了三代之久,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以此自豪...

  • 超限效应与孩子教育

    孩子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之:超限效应 关于超限效应,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

  • 谁是马克吐温?

    谁是马克吐温?马克知道自己配不上莉薇,但还是求婚。她拒绝了他。马克吐温放弃了吗?没有。他承诺将变得更加值得去尊重。...

  • 如何有效运用批评

    孩子成长中难免会犯错,作为父母会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需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让孩子心服口服。否则,批评带...

  • 如何面对领导的批评?

    如何面对领导的批评? 马克 吐温说:不要介意批评。如果它们失实,忽略它们;如果它们有失公允,不要生气;如果它们粗鲁...

  • 批评

    马克·吐温说的:“不要介意批评。如果批评的不是事实,忽略它们;如果批评不公正,保持平和;如果批评既粗鲁又肤浅,一笑...

  • 《谁是马克·吐温》

    好句: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非常善于编故事,连“马克·吐温”这个名字都是编出来的。 “马克·吐温”之名...

  • 孩子对父母的逆反——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来自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听了一段后,他觉得牧师讲的很不错,很...

  • 马克·吐温

    不懂得事自然要多加小心, 惹祸上身的都是你自以为懂的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克·吐温诠释“超时效应”:孩子犯错需要批评,但方法才是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tq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