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是自圆其说和重复述说到自己信以为真的一整套逻辑。
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里面,都有它自己的铜墙铁壁,都有它自己的一些刀山油锅,都有他的一些雷池,所以这种限制对旁人来讲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帮对方去卸掉他的心理障碍,我们就没有权利要求对方一些什么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真实的,在他的故事里面,这一切都是发生的。
故事一: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是如此的想法呢?我心里有一个什么烂故事造成了我这样的想法或者说如此局限性信念的?
这样的思考源于前几天姐姐一家三口来我家时,我接到了妹妹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跟女儿说:“你有姐夫了。”这句话并没有引起我俩格外的注意,只是觉得她就是在开玩笑。因为我觉得她上大二的姐姐还不可能也不像有男友呢。随后妹妹继续在电话里提及这个话题——
前几天跟她儿子说:“你有姐夫了。”
可是儿子的反应是:“我不要姐夫。”
听了儿子的话,她立马当场给儿子演示了一下有姐夫的好处(恰好那天我们的姐夫就在她家吃饭呢)。
妹妹跟姐夫说:“姐夫,我想买好吃的。”她这句话一说出口,我们的姐夫立马给她发了200元的红包……
听了她这样的当场演示,我好惊讶!再回想她曾经多次收到姐夫大大小小的红包,都是如此坦然。我为之惊叹!这是我从来不曾有过的想法,同一个姐夫,我从不曾跟他如此表达过,根本就从不曾如此想过,就更别提张口说了。当我说出自己的这个想法时,妹妹笑称:“他是姐夫啊!我是谁呀,我是小姨子。”仔细一算,姐夫和我们一家人都有23年了,而妹妹年年都能坦然地拿到姐夫各种红包,而我没有过。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感觉里,妹妹是个幽默爱开玩笑的小孩儿,她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她能够张开口如此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她也能坦然面对我们的给予;而我没有过,我想试试练一下自己,试了多次,结果却发现,我根本就张不开口。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呢?
我想了想,发现在自己的观念里,一切拥有都须是自己辛苦换来的。在我的很多方面都是如此,我给别人可以大大方方地给,却无法坦然去接受“从别人那里拿”或者“别人给我”。所以,工作以来的这近30年,我基本都是“给”的时候多,很少有“拿”或“收”的时候。我这是怎么了?脸皮不厚够吗?我放不开自己吗?“伸手拿”“伸手接”都很丢人吗?这是值得我深思深挖的问题。
故事二:感赏自己勇于去学校参与女儿的家长会,确切地说是去听女儿学校的家长学校课。
为什么说勇于,是因为自从寒假开始出现了我无法接纳的现状之后,我羞于去面对她的学校、她的同学家长和她的老师们。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交谈,不知道可以说些什么,只觉得自己与他们恍若两个世界。经过这大半年的学习,因为我对女儿的接纳,我渐渐在心里能面对他们了,而今天,是我第一次面对面地面对他们。察觉到自己是平静的,当他们交流自己孩子的学习时,我选择了沉默与倾听,之前那种不好意思的感觉弱了很多,还剩下略微一点点。
感恩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女孩儿的妈妈的关心,一个问了我女儿现在怎么样,一个直接跟我说想把她买的数学网课视频分享给女儿,想让她听听补补。她俩这样的关心让我心里感到暖暖的。谢谢你们!
而今天这课的主题是“积极倾听”。正是我需要、醒悟了也喜欢并应该去践行的话题。






大恩不言谢。都是雪中送炭、患难见真情。我深深地体会了,投射女儿连上源能,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放轻松坦然地为之践行。
感赏自己没有联系教练这个周末去练车,因为周末要忙着完成继续教育课程的三个视频作业,也因为九月到现在,我的周末基本都是在练车,都没有好好地陪过女儿。投射自己明天把视频作业完成,投射我们一起安好!


看着床边地上舒坦做自己的狗狗,我心里很是羡慕与感动。放任别人做他自己,才能放任自己做好自己。
投射女儿睡觉,我们一夜好眠。
投射钱宝宝多来我家。
感恩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