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同事推荐,我在喜马拉雅上听《首席医官》这本书。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本书,甚至打算听完之后把纸质版买回来细细品味。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咀嚼小说中细腻周到的人物心理描写,学习书中人物为人处事的做法以提升自己人际能力,完善人际关系。
主人公是一名精通中医,又兼具西医功底,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讲述他如何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为治好了省委书记夫人的病痛之后受到赏识,结交了诸多权贵,进而通过自己高超的处世方式和实实在在稳扎稳打的做事方法,一步步在仕途上精进的故事。
听这本书常常会有“原来如此,这个时候对方竟然会这么想啊!”的感受。在我看来,书中最精彩的其实就是这种心理描写。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作者的描述往往能极尽换位思考的能力。双方在谈话之间彼此的心思都会被作者描写的淋漓尽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对方都会细细琢磨。而这种琢磨的心理过程不仅会从自身角度出发,也会从谈话对象的角度来思考。就事论事是基本,更多的时候作者还会描述这一行为对于整个局面的意味。
这种想法可能对于非官场人士来说可能会有一点过,但是如果想做到八面玲珑,多多品读这种分析是不无好处的。就像刘墉说的“我不是教你诈”,这都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我们多多思考,对自己也是没有坏处的。
当然也不要矫枉过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心里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盘算一遍。生活当中有时候难得糊涂。
喜欢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要在专业能力上做到极致,才能够让生活多一份从容。
主人公的出身是一名医生,他通过自己的精湛医术医好了诸多名家国手都无法医治的顽症,从而获得诸多权贵的信任和看重。
而作为一名律师,跟医生的专业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这是业内普遍的共识。我们往往都是当事人没有退路之时最后的希望,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为当事人分忧解难,使他们重新回归健康正常的生活,谁不会对自己充满了感恩呢,还会愁生活无着落吗?
但前提就是极其深厚的专业能力。跟医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别人的身家性命。没有金刚钻,绝不能揽瓷器活,要对当事人负责。
每当听到主人公又解决了一个疑难病症,自己要专注提升专业能力的想法就会在我的心中激荡一次,这个时代必须要有足够的真本事才能够行走天下。
作为小说这本书难免有些夸张,但仅仅是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都值得一读。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话术也可以提升一些技巧,但无论何时立身之本还是正直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