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们听说数学老师生病了,而且和家人产生了一些不愉快。我们几个同学想让老师能开心一下,就商量着每人给老师写一封信吧。两天后,我从一个邻居(这个邻居和数学老师家里人关系比较好)那里听说,他们一起看了我们几个同学的信件,并评价说:你们班小刘写的挺好,你写的逊色一些,因为你使用了较多的冗余词,读起来没有小刘的舒畅。
当时的我内心是不服气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时的自己真是”假要强“。
今天读到《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关于写作风格的原则之一:删除不必要的词,让我想起来这段童年轶事。
威廉·斯特朗克说:
文章有力贵在简洁。句子不应包含不必要的词语,段落不应包含不必要的句子,同理,一篇文章不应有不必要的段落,机器不应有不必要的零件。这不仅要求作者应保持所有句子简短,避免细枝末节,仅扼要阐明主题,更要斟酌所说的每一个词。
不必要的词主要指:冗余词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删除冗余词
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写作者重复表达一个词语或者观点,就会产生冗余。
比如:
“对于没经验的新手来说”这句话就存在冗余,因为新手这个词本来就暗示了没有经验。
“从最后结果来看” ,结果就暗示了最后,因此应该修改为:“从结果来看”。
“这是一个未证实的谣言”,谣言当然是没有证实的,因此应该修改为:“这是一个谣言”。
“那些能够找到新颖的问题解决方案的人数目很少” 这句话读起来是不是很不顺畅,表达累赘,修改为:“ 很少人能找到新颖的问题解决方案“。
删除过多的限定
布兰登在书中指出:
偶尔使用限定词会使读者觉得你理性,但过于频繁的使用限定词会弱化文章含义,显得你在写作时很犹豫,徒增加文章篇幅却没有增加内容。
就像我们经常使用的,相当,非常、真正的都是弱化词。比如:
“他是一位相当厉害的选手”,这里的相当就没必要,改为:“他是一位厉害的选手”。
另外,我们口语中经常表达的有点儿,一点儿,一些、稍微、大部分、大多数,完全等词语,在修改文章的时候多留意一下,有机会就清理掉。
比如:“这口井完全是空的”,“完全”就没必要。
“鲍勃看起来好像阅读速度有点儿慢”,修改为:“鲍勃阅读速度慢”更合适。
“在西班牙,我发现了有关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修改为:“在西班牙,我发现了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删除不必要的自指
“我认为”、“我相信”、“我觉得”、“在我看来”等提醒读者你所表达的内容是你的观点的短语,在说明文中最好避免。
比如:
“这位选手,在我自己看来,迷失在细节中了”,这里有两个问题,(1)“我自己”这里有冗余词汇“自己”,(2)在我看来,是不必要的自指。直接表达“这位选手迷失在细节中了”,这就是你的观点。
“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书籍和电影可以通过支付小额费用后运到人们家中,会不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图书馆。” 中将“我真的很想知道”删除后表达会更简洁有力。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如上三种不必要的词:冗余词、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多加留意,简洁有力的文章可以先从这些细微末节处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