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
必看:支付机构竞相出海 需要注意这些

必看:支付机构竞相出海 需要注意这些

作者: fb7ce8d82605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1:30 被阅读8次

国内支付行业一片红海,另一片市场逐渐被大家注意起来。从支付宝、微信这些大佬,到中小支付机构,都纷纷瞄上了海外支付这个市场。

2016年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齐齐发力海外,短时间内迅速跑马圈地,攻占了不少市场,无现金无卡支付趋势也蔓延到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海外旅游目的地。现在,无论你是在韩国机场败化妆品,在泰国7-11买MAMA面,还是在芬兰圣诞老人酒店check in,都可以从容的掏出手机来买买买。

行业分析

根据出海路径和目标用户的不同,出海电子支付行业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做海外本地化运营的支付企业,主要面向出境消费者和海外移动互联网用户等个人用户,其中包括主攻线下O2O场景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扎根海外本土的支付网关服务商,如Bluepay,米飞等;

第二类企业是做跨境收付款的企业,主要面向中国做跨境电商的企业级用户,这类企业按照商业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三方支付,整合型支付以及创新型支付。

行情利好

国内支付机构走出去是有用户基础的,国外市场现在对于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大,而支付机构走出去,正是依托这部分用户。中国支付行业走出去,受益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而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助推中资机构“出海”。

国内支付机构走出去,不能单方面走出去,还是要依靠中国整体的经济更加外向,比如未来有更多的中国人出境旅游,更多中国商人去国外开展业务,支付机构走出去一定是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

维萨、万事达为什么能够将业务拓展至全球,那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其转结清算网络自然就能够遍布全世界,这是一个大的视角。反过来讲,中国的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组成的国家快速支付体系的国际化,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政策支持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

近年来,我国在支付行业走出去方面,从服务、技术、标准和网点输出等多个方面都有所突破。

首先:针对跨境支付中的短板问题,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投产运行,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主渠道。截至2017年10月底,系统已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3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遍布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50个。

其次:面对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外贸形势,国内银行机构多方加大出口业务拓展力度,保障国际结算业务稳步开展。2016年五大行国际结算业务额合计达12.37万亿美元。截至目前,银联卡已可以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银联品牌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支付品牌之一,支付宝、财付通业务也延伸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在支付技术和标准“出海”方面,中国曾参与建设老挝、泰国等国家银行卡支付网络,银联芯片卡标准成为亚洲支付联盟的跨境芯片卡标准,二维码标准开始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授权使用。

第四:积极推动中资银行不断优化海外网点布局,截至2016年底,共有22家中资银行在海外6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353家分支机构。

范一飞还表示:

参与国际市场支付产业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历练,也是更大范围内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内支付产业特别是非银行支付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行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表示:

支付机构“走出去”需要从国家层面做一个战略统筹,不仅是单个机构各自为政,国内的银行、银联以及刚刚成立的网联等,这些市场机构与基础设施要结合国家支付体系战略性提升,比如构建国家快速支付体系及能力的辐射,有统一的安排,再加上人民银行等相关机构宏观战略上的指引和开拓,推动中国支付行业向全世界辐射,这是一个具有大局观的战略。

巨头们的步伐

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海外,业务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目前,支付宝已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并和香港地区及六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当地人打造“本地版支付宝”。

腾讯的财付通2012年就成了“海外军团”中的一员,随着这几年的加速布局,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超过13万的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

百度旗下的百度钱包扫码付起步较晚,出征首站选择在泰国。“泰国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跨境支付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这成为激活海外市场的动力。”百度钱包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瞄准韩国、日本等。

9月15日,京东金融宣布国际化之路正式开启,首站同样也选择了泰国。京东金融介绍,该公司与泰国尚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初期将以支付业务为核心。至此,国内四家知名互联网金融机构均通过支付业务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机遇和挑战并存

尽管国内支付机构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运营方式,但面对国外法律法规、支付习惯、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仅凭国内经验复制去拓展海外市场是不够的。

1、如何实现本土化。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出海”瞄准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境外的中国人,依托的场景也主要是与旅游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领域。在软件使用习惯、使用场景等方面与本土支付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

[if !supportLists]1、[endif]如何加快向移动支付的转移。在一些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占主导地位,商家使用移动支付积极性不高,消费者尚不习惯移动支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也影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

3、如何增强海外竞争力。当前,国内移动支付机构在境外许多国家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谈不上盈利。但是,包括谷歌、亚马逊、软银等在全球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公司也已瞄准了这一领域,并加快了市场布局。尚未盈利就面临激烈竞争,必然要求移动支付机构有足够强大的整合力和竞争力。

4、如何解决境外风险。移动支付机构在国内的风控手段复制到国外是否有效;不同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步调并不一致,支付模式和系统更新如何相互配合;“出海”的移动支付机构如何应对当地政策和市场变动的影响……这些都是潜在挑战。

移动支付出海的三板斧:

1、与境外支付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作为技术方案提供方提供服务支持。

[if !supportLists]2、[endif]着眼于境外中国游客,为境外商户提供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服务。

3、布局本地市场。而从讯联数据的角度看来,唯有第三点,布局本地人群移动支付市场最为关键。移动支付出海只有占据本地支付市场,融入当地人群的生活,才能完成生态闭环,进而发展金融等衍生行业,展开全业态竞争,用国内的成功经验惠泽各地。

小P曰:

移动支付必须是明年大热的项目,小P也会重点关注这块。

支付行业的老铁们:希望更多海外支付相关内容,请q1,不希望,请q2,没想法,请q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看:支付机构竞相出海 需要注意这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no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