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17,存在是永恒的主题,除了动物性,人还需要社会性,只是如今这社会性却也始终被动物性所限制,围绕着动物性而展开。(可以设想,将来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人的发展会是什么)(人生哲学)
RX-18,爱应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需求,只是神经递质用去调节生命存在的指示器不是目的。(爱的本质)
RX-23,人是生活在文化中的,没有伦理与有伦理的行为早已融合在了一起,密不可分。用刀叉很难说不会受到其他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
RX-23,只能说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中,有一些并不和伦理关系直接相关,但很难说间接没有,或进一步充当着价值的载体。
RX-23,人有害己心吗?这只是涉及价值观而不是生物心,这样的感触不正是人自己寻求的吗?或让人调节到平衡,怎么回事自害心??
RX-23,人的本性自然在基因中携带着生物性和社会性的部分,性欲,食欲,身体养成是前者,语言的学习、讲话、思路、对他人微笑识别是后者,只能说人的文化文明进化过快,导致人性还停留在不甚高明的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培养,文化的熏陶,很难说这些不会变成人性的部分。(文明的本质-人的本质)
RX-25,很难说动物有辞让,是非,善恶之心,它们有的只是生存下去,有怨气,同情,友好,这些动物为生存而调节情绪的本质情绪,但情绪只是一种手段。(动物的本质-情绪的本质)
RX-27,只能说恶劣的道德只是顾及个别人的利益,或小部分团体的利益,而优良道德更加考虑到整个社会,但从长远来看,爱国、爱民族恐怕也不见得是优良的道德。(道德的本质-政治哲学)
RX-28,应该说伦理学应该根据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研究的人的本质,人性来制定,探讨人类道德规范是什么,至于它研究的人性如:爱人,爱己,同情,是非更像是雾里看花,自得自乐。
RX-28,会不会把信仰宗教这些从善恶中排除?还是这些只是人性的衍生品,从文化规范中又可以找回来。
RX-34,行为原动力应该是人生存下去的欲望,因大脑中不参与意识,认知的过程所决定本质跟植物,动物生存并没有什么不同,并且由神经递质进行调节,而神经递质由人与外界的反应进行互动所决定,所以它应该是人的行为的潜在目的,潜在无意识之中。(人的本质-生物的本质-欲望的本质)
RX-34,行为即是人与外界的互动,所以行为一定会影响到他人或物,只不过我们文化把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行为看作伦理行为,如施舍,打杀他人。(伦理学)
RX-39,合目的性是从有意无意去讲的,生物机体跟随环境而动,适应性只是一种生存的结果,但其中的变异很难说跟环境没有关系。当然纯将无关的突变也可能是适应性。
RX-40,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很难说这就是有意识的,应该是后天习得,却内化到人的无意识之中,有意识的应该是指人能意识到的反应,比如:同意好友的邀请去吃饭,在这里有意识就意味着我们在下决定,可以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无条件。
RX-42,意识就是大脑在运行,因此,有无意识都是意识,有意识应该叫作大的注意力注意。
RX-44,有无意识的分界线在那里?什么是意识?大脑中处理紧急情况的区域?
RX-45,从个人角度,存在便要有行为,有行为便要影响他人,而影响他人就成为人活着的证明,影响行为有伦理道德,也又没有,但更加高尚,比如为人类更有意义,这样的伦理行为便是任何都没有的,各社会只是从自身社会来定义道德。
RX-45,不会有非道德行为,人的行为,做的事一定会影响他人,让他人更有意义,过得更好,只有没有定义的道德行为,但并不是说不属于道德行为,就不会有利于他人价值,人类的道德只是集中在解决尖锐的冲突(情感)上,所以,非伦理行为与非道德行为并不是一回事,不存在非伦理行为。
RX-46,推理不彻底,伦理行为受道德支配,道德受善恶支配,可善恶又是什么?对自己好,他人好是善,那养鱼、赏花就是为了自己,是伦理行为,但不是道德行为,因为道德并没有规定。(伦理与道德)
RX-46,超利害便是超善恶。
RX-46,伦理行为以一切为自己为归宿,而道德行为只是解决个别的冲突。(好像也不见得)
RX-46,行为要分直接有意义,间接有意义,唱歌只是为自己的快乐,是利己伦理行为,但这是直接的意义,吓跑坏人是额外的意义,但也帮到了他人,是间接,额外利他行为,但不属于道德行为,因为道德是要人有意识去做某事为他人。
RX-49, 我认为行为,伦理行为,道德行为是逐渐缩小的关系。行为最根本是来自源动力。――保存自我。伦理行为的直接目的是做对自我有利,或有害的事。行为=伦理行为(直接关系人的生存)+非伦理行为(只是并不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比如:看天空)。伦理行为=道德行为+其他伦理行为(道德中并未定义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