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6岁,别再做内心戏十足的中产,做自己,等于行动。

36岁,别再做内心戏十足的中产,做自己,等于行动。

作者: 洒家是火火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08:26 被阅读0次

“不被需要”“不够好”是性格里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又自豪于自己“放羊”的身份,这很矛盾。讨厌无聊,逗比自嘲,这是在熟人面前;言辞激烈,怼天怼地,这是在自己内心。亲和友善,端庄得体,来面对所有人。根源在于,内心有正直,无畏,尖锐,天生的正义,这力量有时是燃烧的愤怒,有时是蔓延的羞愧,它与真正能产生推动力量的差距,在于是否身体力行的去纠正社会,组织,他人的认知偏差,比如衰老的恐惧,而不是因有太多没被满足的标准而愤怒不满。即便当下是微不足道的角色,也要有当责的魄力,没得到答案前,行动和愤怒是必须完成的使命。心安之处才是归宿,面对熟人和外人的都不是真的自己,一边对天怼地一边文艺的也不是自己,都是角色。只有把灵魂融进角色,穿过荆棘抵达未知才能获得安宁。工作用它的力量迷惑住内心,并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让这个梦得以延续。而那些角色不是虚假,只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更强大复杂的自己就站在角色的后面。真正的自己太强壮,像每个人生活里都有的那种抽烟喝酒声音粗粝,不在乎讲的话是否伤害到别人感情(但往往是真话)的中老年女性,是生活中人们已经受够了的女性,所以,36岁,别再做个混蛋,也别装着友善,“你是一个女人,你爱你的孩子,爱你的爱人,但地球上已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你做自己。”,做自己的力量,来源于行动,身体力行的去纠正。对他人在能力上做正向前提假设,意愿上去理解探寻,满足需求创造价值促进合作,品德上认可了才会投入情感关注,我对你好,你也要知道,我不是对所有人都好。内心的天真和脆弱,有时消耗太多能量在猜测别人可能有的苦衷上,而偏离了追问答案。有职业尊严感,60岁都会闪闪发光!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到些什么东西,被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去跟很强的,可怕的,水准高的东西去撞,然后才知道自我是什么,才能做自己。而不是伪中产,中产被形容成了社会中最势力的一群人——他们虽然工作体面,但终究是企业的螺丝钉,随时可能被替换。于是他们渴望依靠外部事物的加持能换来自我身份的认定。是如此,这话说的有道理呀,今天刚谈到的领导力怎么转化,一是自我认知二是遇到挑战事件三是支持系统。中产选择质感好的小众品牌,无非是把自己和“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暴发户区隔开来;中产去南极和企鹅玩耍,无非是把自己和“夕阳红”的大叔大婶区隔开来;中产选择长跑,无非是把自己和身材臃肿的油腻中年人区隔开来……标准的中产生活,离不开减肥、节食、素食、百词斩、“断舍离”这些听上去就很痛的字眼。然而中产的行动指南往往就是遵循着“我应该”而非“我要”,宛如恪守信条的虔诚教徒,对仪式感的追求甚至高于生活本身。然而无论中产怎么拼命模仿,他们与真正的上流社会之间,始终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与此相反,中产和大众之间,却只隔了野餐、气泡水、牛油果、马拉松、咖啡机、戴森吸尘器等轻易就能模仿的生活方式。从生活起居到宗教哲学,从吃穿用度到教育后代,中产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比较情结。中产内部的相互踩踏着实讽刺,但也恰恰意味着中产本身的脆弱,因为这个群体连共同的价值观都不存在,只能在鄙视链的逻辑死结里彼此攻讦。事实上,用资产来衡量“中产”或“新中产“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在19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有助于我们辨认出中产阶级的是他们的一本正经和心神不宁,而非其中等水平的收入。”事实上,当今所谓的新中产无时无刻不心神不宁,他们是最明白“虽然逃脱升天很难,但向下滑落却异常容易”的一群人,所以他们不得不疲于奔命,为生存而惴惴不安。同时,他们又不断地在焦虑中努力向上,将所有生活诉求都化为赚钱的动力,通过压榨自我来抵抗焦虑。

因此,中产阶层往往趋于保守、渴望稳定,常常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面目示人。但工作、房价、教育、医疗、养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将他们打回原形。

或许天下从来都只有富人和穷人,中产的地位注定尴尬。里克尔有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咬牙挺住,以“假如生活送了你一个柠檬,那你应该再要点盐和龙舌兰”为信条,就是当今中产最真实的写照了。在中国,阶级竞争的焦点不会在房产停留太久,会很快向前切换,不断升级演变:

开局是地产(静态博弈,一劳永逸);

中场是教育(动态博弈,价值提升);

终局是时间(全局博弈,拿钱买命)。

你依赖工作,

也许有一天,你会遭遇职业倦怠;

你依赖亲密关系,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没人能理解你;

所有外物,都不该被依赖,

你要的是使命、信仰,抑或信念。

当然,外物仍会给你刺激,

不过,那只是一下、两下的刺激,

不会击垮你,你的状态马上能调整回来。

于是,有一天……

你获得了快乐的工作,

你拥有了亲密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

你拥有了真正的自己!

金南珠时隔六年回归,出演的这个角色大概是许多成熟的女演员喜欢的角色,有主见、果敢、坚毅、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事业有成的同时又有一个不离不弃、相伴相守的丈夫,无论是在婚姻还是事业中,永远都是获胜的一方、被宠爱的一方。这不就是国产剧中的“大女主”嘛,有过纯粹的爱情,失去之后还会在已有的情感关系中再次发现爱情,有过事业,即便一时失手,风波之后还会再建立新的。让女主角看上去英姿勃发的不在于职场上这些完全不切实际的打击手段,反而是那些女主角面对位高权重者时敢讲敢言的场景,在现任检察官暗讽辞去检察官职务的丈夫时,女主角接过话题批评时政。面对来自青瓦台总统府对舆论的批评的指责时,女主角也毫不避讳地为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进行辩护……

虽然她无法抵御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有力的话语权的诱惑,会软化自己的棱角、放低姿态,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媒体人的基本立场。甚至在她成为新闻当事人接受其他媒体的质询和采访时,回答仍旧如此,宝贵的新闻资源应该聚焦于代表社会公义的信息上,而不是名人的八卦绯闻。

这些真正让女主角帅气起来的台词,是许多“大女主”不会说不出口的。

当然,《迷雾》的女主角可能在许多观众的价值观评判中被归为“恶女”一类,而表现女主角欲望、困境的《迷雾》压根就是一部“三观不正”的电视剧。

换个角度看,女主角不断陷入僵局的命运似乎就是对于她无尽欲望的惩罚,她一直在与人缠斗,从不停歇,仿佛只有那些浪漫故事中善良和善的女主角才配得上上苍的眷顾。现实中善良的人也有自己的磨难,看看承载欲望的“恶女”在狗血的命运泥潭中受苦受难,或许也可以发泄一下心中的苦与难

相关文章

  • 36岁,别再做内心戏十足的中产,做自己,等于行动。

    “不被需要”“不够好”是性格里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又自豪于自己“放羊”的身份,这很矛盾。讨厌无聊,逗比自嘲,这是在...

  • 十足的内心戏

    黎明前/某国道/初雪 又是一个赶场的日子 昨天睡得很晚,因为要提前准备东西。 今天闹钟早早就响了,因为要早起赶场。...

  • 能量卡26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表演无论是哪种戏, 要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演好它,别压抑,尽力演出, 但要保十足的警觉。 享受它,那么别...

  • 今日事今日毕(188)

    你是否有拖延的习惯,在接到要让自己行动的指令时,内心想着过一会儿再做?你是否在拖延中,忘记了需要你做的事情,当某时...

  • 内心戏十足的男主还两幅面孔呢?

    内心戏十足的男主还两幅面孔呢?论内心戏谁能比过他? 想了解更多视频,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做个吃的_吃星妄想~

  • 从此刻起,立个flag!

    用写作,给自己赋能。 ——邻三月(敏妈) 作为一个内心戏十足、但是能力平平的戏精,想不到还有什么是除了写之外,能...

  • 内心戏十足|雨中遐想

    前夜雨,昨夜雨,早起往窗外望去,雨像昨天清晨一样,下的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 餐后叫醒小孩,打...

  • 剽悍读书营故事集:等一下,我说的是不喜欢

    写在前面: 这内心戏十足的表演,应该是上独角戏.gif呢?还是别的?不如,你来告诉我~ ———————————— ...

  • 做=行动=不要给自己加戏

    1、20分钟法则。可以从每天读二十分钟的报纸,花二十分钟去演讲,花二十分钟去锻炼去跑步,去冥想。 2、先做5分钟。...

  • 人生如戏别忘做自己

    一直特别喜欢的电影《一念天堂》,今天又看了一遍。其实说这部电影好,并不是说剧情多么完美,其实剧中也有许多b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岁,别再做内心戏十足的中产,做自己,等于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ql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