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语:
丹霞,你好啊!
我是身处鄱阳之畔,长江之滨的庐山,不知你是否听过我的名字。
我却时常听闻你的故事和传说,更是听闻很多人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听得多了,于是一个模糊而深刻的印象在我脑海难以忘却。

丹霞语:
庐山,你好呀!
我是位在岭南韶关的丹霞,冷空气南下带来一股怡人的气息,空中浮现的是你俊秀的身影。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匡庐奇秀甲天下。
就这样,庐山这一名字就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庐山语:
我从我的最高峰遥望你,果真见到群峰色如沃丹,灿若明霞。
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阴阳元石鬼斧神工,钟灵毓秀;锦江秀水纵贯南北,丹山碧水;竹影婆娑,满江风物。
一脉柔情,果真是一副柔美的南国画卷。
丹霞语:
我从我秀丽的锦江远眺你。
看到了汉阳峰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看到了三叠泉在山涧里飞流直下,看到了秋天火红的枫叶摇曳生姿,看到了冬季雪白的雾淞闪烁光辉,看到了日出时的含鄱口水天一线,看到了日落时的东林寺静谧悠远。
诸多美景,谱写一道清丽的赣北风光。
庐山语:
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梦到的是你山脚缓缓流过的锦江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仿佛身披霞光的赤壁丹崖,经风的剥离和水的侵蚀,形成顶斜、身陡、麓缓的红层丹霞。
“咚”……别传禅寺的一声钟响,惊破了远在千里外的好梦,只见一名老僧,手执竹杖,轻弹衣袖,从你这里走出,向北而行。
丹霞语:
辗转反侧,清梦无痕。
总是在深夜想起你的点滴,牯岭镇上的街道依山而建,游人往返,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丝生气。
山峰在浓厚的云雾里若隐若现,充足的雨露浸润出清香的云雾茶,一声鸡鸣划破半空,行者煮水泡茶,一杯暖身,两杯提神。
于是整理行装从你这里离开,向南而去。
庐山语:
是啊,有多少人带着岭南的不屈精神从你这里走过。
我想起来了,有一条壮丽的红飘带从南粤大地伸向远处,那就是1934年到1936,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那是南国大地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蓬勃走泥丸”的坚韧不拔。
那是陈毅元帅在广东南雄留下的《梅岭三章》的英勇顽强,给你那壮美的河山赋予了崇高的精神气度,吟唱出伟大的千古绝唱
丹霞语:
是啊,也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失意时来到你这里寻找慰藉。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你的山脚开辟一道菊园,从此不入官门,田园终老。
东晋慧远法师为求得心中真法,建东林寺,为佛教净土宗祖庭。
诗仙李白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来到香炉峰,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抒发心中的豪迈气概。
庐山语:
曾经有多少学者为了了解和探索你的秘密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种种磨练,终于将你的面容掀开在世人面前。
还记得去年中国丹霞走进九江学院科普活动,幻灯片上放映的是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背后流露的的的是人们对你的维护、深爱和关怀,体现的是几代人逐渐弯折的身躯和鬓角的银白。
这才得知你能展现在我眼前是学者和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如今,随着你加入了我们世界遗产名录这个大家庭,又有诸多学子对你深深向往,渴望着去你身旁寻觅,期盼着揭开你那神秘的面纱。
丹霞语:
是啊,我能够被人们所熟知少不了教研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和莘莘学子的默默探寻。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曾经的曾经,我不过是岭南蛮荒之地的一座蕞尔小山,如今却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美丽丹霞。
站在这里,我想起了众多学者们为我奔波的身影,因此我要用我的演讲为美丽的丹霞、为辛勤的教研工作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
庐山语:
青山巍巍,流水载着古人的记忆和今人的期待向东而逝;古道悠悠,山林似驻守边关的战士巍然屹立。
丹霞语:
泱泱华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滚滚红尘,生命之树常绿,让诸多文人墨客也称豪。
庐山语:
满江风物,摇曳生姿,实在不知如何言语,只能作一个轻声的回复:
你好,丹霞!
丹霞语:
此情此景,不思量,自难忘,只好化作一句轻柔的问候:
庐山,你好!
我恋上了南国俊秀的丹霞,也忘不了赣北灵秀的庐山,更要放声歌唱祖国江山美如画。如今我们要以一个九江学院学子的身份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俊秀的丹霞,灵秀的庐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