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定八点半出发,却遇到城里堵车,九点,党组书记、局长申闽带队的班子才得以出城。往满井镇方向,进入遂资眉高速公路,再经高速枢纽绕进成赤高速公路,两辆小车往泸州方向疾驰,很快在宝飞镇口子下高速,再往禄家镇方向行9公里乡道、4公里村道,10点钟,车子开进村委会院子停下。
村里在家的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党员,他们早已坐在会议室等着了。简单的介绍之后,申闽同志给大家讲了一堂党课,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两年多来,地税局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点滴故事,引来大家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党课讲完之后,申闽和班子一行沿着产业大道,步行前往油茶基地,观察油茶长势。
引导村民栽植油茶,是地税局为大家规划的一条产业致富道路。两年来,地税局为了这个产业先后投入20余万元,专门修建了到产业基地“和尚坡”的水泥路、架通了通往产业基地的高压线路、协调了400亩退耕还林指标用以发展油茶。
“和尚坡”流传着一首民谣“好个和尚坡,不见和尚窝,茅草比人深,拿来做什么”。昔日荒坡已栽上油茶苗子,去年栽下的油茶有的已经绽放出白白的花瓣,向勤劳的人们送上简单质朴的礼赞。
班子成员不停地询问那个姓苏的小伙子,他是栽植油茶最大的业户,是该产业的领头羊,对自己搞这个产业,他自信满满,言语间满是对地税局、对地税局派来的第一书记的感激。越往山里走,越难走,因为已经无路可走。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田间地头,爬坡上坎,个个大汗淋漓、浑身湿透。
李书华是第一书记在走访中发现的贫困户,居然是全村唯一没有用电的,而且十几年没有用电,而且一个人居住在岌岌可危的老房子里面。上次申闽来走访,现场拍板立即为她修新房,资金由地税局和镇政府、村委会解决,总之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让她搬进新房子。这次来村里,一班人专程去看望慰问了李书华。李淑华早就搬进了新居,用上了电、天然气、自来水,大家心里都很高兴,给她送上慰问金,嘱咐她安心生活。
林福义一家因病致贫,三个孩子的学习问题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在院坝里,大家坐拢来谈笑风生。因为,申闽局长已经为他家找到一户企业,愿意资助他的孩子读书,今天来就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林福义,同时要到林福义的银行账号。今后,那户企业将把资助孩子读书的费用按月打在他的卡上。林福义的邻居围拢过来,议论纷纷,都是在夸共产党为林福义一家办了大好事、大实事。
小车在路边等我们。我看了一下手机,这一趟梭山沟,走了4公里。肚子在咕咕叫,已经十二点过了,该吃午饭了。
回到禄家镇上,简单地在镇政府食堂用餐,返回县城,到局里刚好两点。
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县直机关工委陈书记电话。“李老师,安监局那个节目,稿子太空洞了,怕是要请你辛苦一下哦。”我哭笑不得,天哪,下周就要演出了,这本子要不得,就是今天写出来了,他们还要选定演员,还要排练,到时这节目拿得出来吗?为啥不早点说呢?
陈书记把那个稿子发给我,确实很空洞,就是一首高大上的诗朗诵。按照工委几个领导的想法,要搞成一个情景剧,要接地气,要有实在的内容,要有看头。
那就只有把原稿推到重来了。
我给安监局的小焦打电话,“快开车过来接我。我们一起去一趟湿地公园,看看组仁驿站,找点灵感。”
在组仁驿站,我一气猛拍。
回去的路上我对小焦说,“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