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知道《罗辑思维》和罗振宇就是因为看到了《岳飞为什么必须死》这期视频节目。在这期节目中,罗振宇以岳飞惨死这件事为线索,系统的梳理了宋朝的政治生态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岳飞之死是各种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但罗振宇还是通过几个实例,说明了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其在性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执拗、比如倔强,比如多管闲事等等。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一个团队对于成员有多么严谨、缜密的考评机制,忠诚和努力都是永远不变的,最核心的评价要素。但是,从岳飞的例子可以看出,往往越是忠诚、努力实干的人越是不太在意细枝末节,也不太善于或者不稀罕去主动表现自己。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方面强的人,其相对的另一个方面往往偏弱,比如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业务型人才,而秦桧则是典型的政治型人才,两者又因为属性恰好相反,所以就经常会产生对立;二是,这类有些能力、自尊心强的人大都会习惯性的认为,我做事了,我努力,我对得起良心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是,管理者的级别越高,他获取各种正确信息的渠道就会越闭塞。而在任何一个团体环境中经常会存在另一类人,这些人不擅长业务,又不愿付出艰苦努力,但为了也能生存下去,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断的“搞事情”。信息封闭,加上每天被不干正事、专注研究如何“搞事情”的人不断提供错误信息进行误导,那么即使一个管理者再有智慧,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类,他们犯错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因此,作为一个忠诚、努力的下属,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和上级领导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者沟通机制,并不断向其传达正确信息。唯有这样,你的付出才最有可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你的领导也不会因为信息闭塞,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失去一位好员工,好下属。
但是,即使平时再注意细节,沟通再到位,作为一个团体,大家长期在一起相处,无论领导还是员工,总会有勺子碰锅沿的时候,因此,很多时候,还是会有许多让人防不胜防的事情发生。那么,假设你被领导误解并且批评了,记得千万不要立即、当众反驳领导,而是要在事过之后,心平气和的想一想前因后果,然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跟领导好好聊一聊,尽力解除误会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还给领导保留了面子,领导一定会心存感激,对你的印象也会越来越好。
作为下属、员工经常会有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身为领导就应该包容、体谅下属,但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其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包容和理解都应该是相互的,不应该有级别之分。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团队Leader,手握大权,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应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慎之又慎,以期将内耗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既忠诚又努力的好员工。如果是,却又感觉受到了委屈,千万不要沮丧,更不要放弃,赶快去找你的上级或者领导进行一次愉快的沟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