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帝国(044)攻克徐州

作者: 伏牛_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09:32 被阅读47次

(十)攻克徐州

河东一时半会难以攻下,朱温准备把自己的战略部属稍微调整一下,先拿周围几个弱一点的小伙伴练练手,等级别练上去了再去和大boss李克用PK。

其实在朝廷大军攻打河东失败的时候,周围的几个小伙伴就开始团团转了。朱瑄朱瑾兄弟和时溥,谁都不知道该祈祷朝廷赢还是李克用赢,似乎谁打赢这场战争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呢?

朝廷赢,就是朱温赢,汴州很快就可以腾出力量来对付他们。

河东赢,就是朝廷输,而朱温未必就输,汴州照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腾出时间来收拾他们。

既然如此,咱们三家就结盟吧,永生永世做友好邻邦,互帮互助,互为犄角,攻首则尾至,攻尾则首至,攻中则首尾俱至。

商议完毕,只等朱温来攻。

果不其然,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朱温首先向郓州的朱瑄发动了进攻。为了达到锻炼小辈的目的,朱温让自己的长子朱友裕率前军攻打朱瑄,朱瑄本意是据城坚守,朱温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野战你休想占到朱温多少便宜。

可一听说来的是朱友裕,朱瑄的第一反应是,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要说朱友裕这孩子打仗也真够怂的,没几下就被朱瑄打跑了,慌不择路的往老家跑。

朱温也是爱子心切,朱友裕没走多久,朱温也率军前来援助,谁曾想还没接上敌军,先碰到了儿子的败军,情况没了解清楚,朱瑄的追兵就赶上了,慌忙之间,朱温大军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攻击,落荒而逃。

首战失利,朱温又一次轻敌了,也怨自己的败家儿子不中用,没有继承他老爹英勇善战的本领,这也只能怨自己这个当爹的没生好,基因的传承力不够,又能怨得了谁呢?

好在,这个败家儿子知道努力,同年十一月,偷袭并攻下了濮州,一雪前耻,才稍稍的将局势扭转。

濮州是朱瑄的地盘,朱瑄立即收缩兵力,准备在郓州和朱温决战,再不济,还有兄弟朱瑾的兖州做大后方,暂时还是不用太过发愁。可徐州的时溥立马就不淡定了,朱三这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万一他把矛头指向我徐州该怎么办?

时溥的猜测不是毫无根据,朱温这厮向来是诡计多端,总是让对手琢磨不透。其实仔细想来,朱温的用兵到还有几分诡异,知道失了濮州的朱瑄肯定会重兵防守郓州,其兄弟朱瑾定然也会是摩拳擦掌,此时防备力最差的就是徐州时溥,柿子还是要先捡软的捏。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朱友裕再次出场,配合大将庞师古包围徐州,时溥一下子就慌了,真是怕啥来啥,赶快搬救兵吧。

很快,兖州的朱瑾就派大军前来援助,朱友裕没当回事,三下两下就把朱瑾打发了,朱友裕把认为此战的重心在徐州,就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放朱瑾跑了。

这件事传到了汴州,立即被人别有用心的在朱温面前参了一本,此人是朱温的义子,朱友恭。朱友恭(?-904年),寿春人,本姓李,名彦威。后来侍奉太祖,聪明伶俐,太祖之分喜爱,就收为义子。

朱友恭早就眼红朱友裕的功劳超过自己,并且是朱温的长子,嫉妒心滋生泛滥,逮着这样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就暗地里对朱温说朱友裕是故意放走朱瑾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养寇自重,好把军权握在手中。

朱温本就是一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猜疑心一旦产生就挥之不去,怎么办呢?朱温决定试一试这个大儿子。

朱温写信让朱友裕把大军的指挥权交给庞师古,只身回汴州汇报阻击援军情况,尤其是关于朱瑾如何逃走的细节,一定要明明白白的一五一十的说清楚。朱温原想如果朱瑾是大儿子放走的,他定会心虚不敢前来,如若不是,他肯定会自信满满的来汴州汇报。

朱温很是喜爱这个像自己一样能打仗的大儿子,功劳高到朱温也不得不小心提防着他,他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够威风凛凛的回到汴州,以消除自己满腹的狐疑,更是堵住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悠悠之口。

可朱友裕让自己的父亲失望了,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怂了,他怕自己嗜杀成性的父亲杀了自己,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而又糊涂的决定:跑路。跑到伯父朱全昱在砀山的老家,躲了起来。

朱温眼见自己的爱子没敢回来,顿时怒火三丈,认定大儿子朱友裕一定是有反心,此子非杀不可。

气头上的朱温六亲不认,只有一个人的话还能管用,就是那个他暗恋多年并最终结为夫妻的张惠。张惠知道朱友裕并非真心要反,更不想看到他们父子反目成仇,就暗暗的派人找到朱友裕,帮他逃过一劫。

朱友裕按照张惠的要求,只身一人回到汴州面见朱温,朱温二话没说就要把朱友裕拉出去枪毙八遍,这时候,张惠说话了,“你一个人敢回来,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反心吗?”(汝舍兵卒,束身归罪,无异志明矣),这话明显是说给朱温听的,朱温一听,也对啊,说到底这个儿子还是最像自己的,将来继承大业还得靠他,自己更是不想失去这个优秀的儿子,于是对他大肆批评教育了一番,再贬为刺史,此事就算完了。

可能是朱友裕始终没能走出这次事故的阴影,之后便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并在904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朱友裕过早的死去,让朱温在立储问题上纠结良久,以至酿成大祸,这是后话。

回到徐州战场,庞师古继续围攻徐州,友军被打跑了,整个徐州城孤立无援,时溥就想来个痛快的,城外的庞师古猜透了他的用心,现在力攻只能是激发徐州军民背水一战,不如围而不打,消磨城内军民意志,说不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还真被庞师古猜到了,时溥终于耐不住这种如万蚁噬般的感觉,居然主动上门来投降,言辞极为恳切,想不答应他都难啊。

徐州感化军节度使的职位时溥显然是没法再干下去了,但考虑到曾经也是大唐的功臣,怎么着也得给安排个别的位置,朱温给朝廷的意见是除了徐州哪都行。朝廷很快任命了新的感化军节度使,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不知道是哪个闲着无聊的谋臣在时溥耳边嘀咕,投降可以,可若是离开徐州,失去兵权,很快就会成为朱温的掌中玩物,那样岂不死得很惨,时溥转念一想,对啊,乱世当中没有军权等于一无所有,那就真的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等朱温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气得吹胡子瞪眼,敢耍你朱大爷,这是作死的节奏。不过时溥这人也真是的,朱温简直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你没事调戏朱温,真的是不作不会死。

当即,朱温下令庞师古猛攻徐州城,不到半天功夫,城门失守,大军冲入城中,时溥眼见已无生的希望,与其当俘虏受酷刑丢脸面,倒不如自己死得体面,他为全家人选择了一个最佳墓地,燕子楼。

燕子楼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为其爱妾、著名女诗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张建封逝世后,关盼盼矢志不嫁,后来张仲素和白居易为之题咏,遂使此楼名垂千古。后历代诗人更是咏诵不绝。苏轼在夜宿燕子楼时曾作《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文天祥也有“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的著名诗句,连《红楼梦》中也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的佳句。

不过时溥选择死的方式有点特殊,也确实耐人寻味,自焚。难不成就像那些法轮功痴迷者一样,先来瓶汽油下肚,然后再点火,顺便在死前体会一下喷火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想自己在死后尸身被朱温的大军二次屠戮,毕竟曾经调戏过人家嘛,也有可能是怕那些饿的不行的刁民把自己吃掉。

自焚虽然没有喝毒酒那么高效,到也是值得称颂,毕竟省去了土葬占用耕地的环节,值得提倡,时溥就这样走完了一生,徐州也就顺理成章划入了朱温的势力范围。

接下来,朱温可以一心一意的收拾朱家兄弟了。

相关文章

  • 尘封帝国(044)攻克徐州

    (十)攻克徐州 河东一时半会难以攻下,朱温准备把自己的战略部属稍微调整一下,先拿周围几个弱一点的小伙伴练练手,等级...

  • 尘封帝国(039)徐州挑唆

    (六)徐州挑唆 乱世当中,实力决定着你在维护世界秩序和争取个人利益的话语权和优先级。身处中原的朱温处处提心吊胆,可...

  • 尘封帝国(058)围城

    第七章 大唐覆灭 (一)围城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了李克用、王建的支持,李茂贞底气十足,委曲求全的戏就没有...

  • 尘封帝国(060)迁都

    (三)迁都 难道朱温真的愿意离开可以用来挟天下诸侯的帝都长安吗? 笑话,当然不是,朱温人虽走了,可心却留在了长安这...

  • 尘封帝国(059)救驾

    (二)救驾 围城在继续,可对于逐渐低落的士气朱温不能坐视不管。兵法云:以正治军、以奇制胜,奇就是诈。一个巨大的阴谋...

  • 尘封帝国(055)凤翔对峙

    (七)凤翔对峙 梁军到达华州,韩建望风而降,不幸的是哨骑探报传来消息,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劫持到凤翔李茂贞那去了。 什...

  • 尘封帝国(051)政变前夕

    (三)政变前夕 昭宗在被囚禁的这三年过得很憋屈,在乱世当中谁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这是一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玩得...

  • 尘封帝国(034)盐池风波

    第五章 征战四方 (一)盐池风波 黄巢虽死,反抗唐朝的呼声却丝毫不曾衰减,一位新的领导人接替黄巢的位置,带领剩余部...

  • 尘封帝国(041)宿敌湮灭

    (八)宿敌湮灭 魏博宣誓效忠,河阳收入囊中,朱温体验了一把人生大赢家的惬意。乱世当中,可由不得你有半分的喘息,无数...

  • 尘封帝国(046)战略调整

    (十二)战略调整 兖州、郓州、徐州收入囊中之后,朱温的势力范围再次扩大,放眼望去,毫无疑问他俨然已经是整个大唐国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封帝国(044)攻克徐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jl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