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周,在kindle上阅读完了西奥尼迪的著作《影响力》。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学著作,里面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案例以及试验,阅读起来真是酣畅淋漓,一点也不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让人欲罢不能,有想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不得不说,西奥尼迪不愧是心理学大师,不仅研究做的棒,书也是一样,牢牢地影响着我们。
这本书主要从互惠、承诺和一致、权威、社会认同、喜好、稀缺六个方面阐述了我们是怎么被影响的。在商场已经4年,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现在也慢慢懂得了社会运行的规则和秩序,以前对很多套路和手法都不解,以至于常常误入别人的“圈套”,自己遭受损失不知,甚至还感谢他人。现在想想,可笑至极!
比如去年买的平安寿险平安福,不就是用的互惠、承诺和一致来套路我吗?当时销售人员是朋友以前的同事,通过他的关系我自己基本已没戒备,他先是给我一些小恩小惠,一些小饰品,觉得很温馨,很友好,后来有一天带我们去五星级酒店吃大餐看平安公司的营销演讲,至此,我就被他们的“权威人士”征服,现场很多人去购买保险,有的甚至买了几十万,这顿饭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这次演讲达成的交易就有将近上千万。其实,这也是采取了社会认同、权威的套路而已。现在的大妈们看到了别人都去购买了,在她也不知道是对是错的情况下,采取相信别人的方法是最简单的,由于盲从的心理,她们就不明就里的去了。其实,此时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自我意识,沦为了集体,而集体是没有个人思辨能力的。不可不说,平安的会销真是套路层层,倘若这个人不是非常理性,一进去肯定就找不着北。今年我不会再买一年九千的平安福了,及时止损很重要,虽然去年交了九千,这也算是我交的智商税了。以后有大笔资金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三思,这东西真的是我需要的吗?如果不开这个会我是否依然会自己购买?
还记得刚进入分销,郭总教我谈判技巧,比如我的购买目标是100,先给别人开价60,不管他答应不答应,必须先给低价。你猜到他会拒绝你,ok,没问题,我再谈80,再拒绝再最后加到自己的目标价100.虽然你知道60和80等都是不可能被对方接受的,但是这都无所谓,你要的是他多次拒绝你,就相当于他欠你的,拒绝对方相当于欠对方一个人情,后面你就会去补偿对方。这不就是互惠原则吗?互惠原则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谈判,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多去使用锻炼自己。学会使用了才是真正掌握了。
对于权威,我也有了自己更清楚的认识。西奥尼迪说,在权威下人们几乎愿意做任何事。书中分析美国90年代的邪教组织让教徒在南美的雨林中一起自杀的案例,这个案例确实让人震惊!我想起来了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么多人被屠杀,那么多刽子手,但是他们都没怎么抗拒,都去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权威,是可怕的,过分迷信权威会让人成为机器。我们的生活中,也到处充斥着权威的声音。比如,电视中某个明星给大家推荐某品牌的产品,在大众的眼里,这个明星很受欢迎,他在微博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他就是一个社会权威。我们本来没有购买此产品的欲望,但是看了他的广告后受到他影响很大,也会对这个产品有购买的欲望。生活中,信息太过繁杂,我们不可能去听各种声音,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去选择过滤,对于权威西奥尼迪的建议是:这个人是哪方面的权威以及他是否对此专业。不可尽信权威。Ray Dalio在他的《原则》一书中说,看一个人是否可信有两点,首先看这个人是否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其次看他在这个领域有至少三次的成功的经验,如果在一个新的领域,过往三次成功的经验则可不用成硬性标准。各位大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至于稀缺原理,看的我也是心惊肉跳。我们的周围各种商家不都是采取这种销售模式吗?最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企业。他们打着马上售罄,仅剩一席,并发出大家疯抢的画面,制造大家恐慌的情绪出来,再不买就永远也买不到20000以下、30000以下的房子了等等。看了本书,觉得着实好笑!对于商家给出的稀缺的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是自己真的需要这个产品的性能,还是仅仅只是占有这个产品。如果只是产品的性能,如果价格合适是可以入手;但是仅仅只是为了占有,满足自己的占有欲,那就一定要小心,否则误入圈套概率极高!
生活中,套路深似海。只有拥有一双火眼睛睛,才能分清理解社会中的各种圈套。西奥尼迪,绝对是一位智者,先是买了电子版,后面又买了纸质版私藏。向智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