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看到“乐府”两个字,自然就想到这么一句,老师让背过这篇。
乐府是衙门名,古代有采诗之官,去民间采访民歌,在这个衙门的机构内整理出来的便叫“乐府”,犹如周代的国风一般。
乐府本是一个衙门。和这种情况类似的,工部也是一个衙门,河东本是一个地名,参军本是一个官职。不知不觉,都变成了名人专属。
再比如,柳永、柳耆卿、柳屯田、柳七、柳三变。换着花样叫,才不会枯燥。
这应该是中国特有的吧?文化不仅仅是文学,更不仅仅是文字。
强调“汉代乐府”,是要和“新乐府”相区别的。
又在度娘那里翻查了一遍关于新乐府的介绍,长篇大论的,看着辛苦。
对新乐府做了一个不完全总结:
一是“山寨版”乐府。本来能唱的,新乐府好多没法唱了。
二是“文人化”乐府。乐府本是民间采集而来,即便是经过衙门加工过,不失本色。新乐府则基本上都是文人写的,而且领头的都是大诗人。这是有区别的。
再往本质上说,新乐府也就是唐代文化革命的一个工具。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如从“诗集”的角度去选择,乐府是最值得读的诗集之一。除了熟知的“乐府双璧”、《上邪》等名篇外,还有其他不少好诗,尤其是在乐府分类的“杂歌谣辞”类中。
我人亦可用这首乐府,将之变成五言诗。
也就是说截取后四句,就是一首很不错的五言诗。
如在“欲归”“欲渡”“心思”“肠中”等词之下各加一“兮”字,如下:
欲归兮家无人,
欲渡兮河无船。
心思兮不能言,
肠中兮车轮转。
如此即变成楚辞矣!
好神奇哦!原来楚辞体也没想象的那么难。
从上述等诗歌可以演变出未来的五言诗或七言诗。也可以说,中国的韵文是由《诗经》解放而演变成《楚辞》,再而演变成“乐府”。稍后再演变成整齐的“诗”。
在“乐府”中选一首,录一下: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喜欢这样的女娃娃,敢爱敢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