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疾病来袭,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在加拿大看中医(二)

疾病来袭,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在加拿大看中医(二)

作者: Claudia克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3:43 被阅读0次

首先,克姐要装着很有学问的样子,先给大家念两首诗:

诗一

菊花桑叶三桠苦

甘草玄参怀牛膝

白芍花粉骨碎补

生地钩藤路边青

诗二

北芪独活车前子

秦艽延胡威灵仙

白术茯苓希莶草

熟附龙牙徐长卿

脑子快的朋友是否已经猜到了?

是的,这是中草药名大串联,每一句里都包含三种中药名称。有些名字大家都熟悉,比如菊花、甘草、生地、车前子,有些名字,可能你们和克姐一样,听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上面列举的24种药名,除了龙牙取自动物,其他的,不管名字有多么怪异,都是植物。

玩这个游戏是在一周前。当时我正信心满满地吃汤药治顽疾。因为初见成效,心里激动,觉得碰到了华佗再世,连带着对中药也生出崇高的敬意。

那些草药名,仿佛每一个都在bling bling发光,我觉得中文真是太美妙了,中华文化和医学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所以,虽然《老中医》电视剧已经糊了,我却对中药着了迷,与中医药行约会频频。

谁让我得了一种怪病呢?没来由的神经痛,发作时,右脸颊好像有刀劈针扎,又似火在烧,导致口不能语,食不能咽,刷牙洗脸如同上刀山下火海一般难受。

这种境况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略微讲过,为此,两年前我与中医针灸还有了一个多月的不解之缘。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固守西医优于中医的理念的(别问我为什么,原来在国内,老有一些中医的阴谋论)。

而这种怪病,让我在到底选择西医,还是中医上面,有了很多次的彷徨和困惑。

两年前结缘针灸,是因为靠西医治疗(用控制这个词更合适)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

我的情况,血管并没有压迫神经,所以暂时不属于手术解决的范围。

按照要求,我每半年会固定去向一位神经科专家报到,而他除了怂恿我打Botox针以外,没有更好的建议。

Botox就是咱们熟悉的肉毒素,多少爱美之人趋之若鹜,希望靠打针瘦脸,整出漂亮瓜子脸。我也是在那时候才知道,其实它还有止疼的功效。

我对此将信将疑,一个神经内科专家,那么热衷推销美容手段,总觉得怪怪的,让人心里不舒服。

疼痛还时不常地光顾我,我也开始在西医和中医之间频繁切换。而两年前的针灸治疗,让我长了见识,却是无用功,我被迫又回到了看西医、吃西药的老路上。

可是,西药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只是让患者面部麻木,感受不到疼痛而已,而且副作用也比较明显,脑袋总是昏昏沉沉,没精打采,有些人还会有皮疹、血相不正常等。但从西医的角度,这种病暂时还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手术并不适合所有人,复发率高,有副作用,风险太大;吃药控制,养成依赖,还有了抗药性,久而久之,作用日渐式微。

从小到大,看病吃药都是以西医为主的我,对医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是不是意味着,我和中医要再续前缘?

本地的华人其实很多都保持着看中医吃中药的习惯。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中药并没有进入加拿大的药典,中药行和中医诊所还是遍地开花。

几年前,朋友在得了一次感冒以后,病情绵延,久咳不愈,家庭医生漫不经心开出的药根本不管用。后来他经人介绍去了一家参茸药行,里面有位坐堂医生,80多高龄了,每周五天,坚持在那里给人把脉问诊开药。老中医让朋友吃了两副汤药,结果药到病除。朋友高兴坏了,逢人便讲。

所以,去年,当疾病再次招惹到我,并且反复折腾两个多月的至暗时刻,疼痛难忍的我,踏进了这家药行的大门。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也见证了朋友一样的奇迹。第一天,我是捂着腮帮子进去的,仅仅两天以后,我神采奕奕地返回去,大声对着老中医说,不疼了。经过一周多的汤药巩固,不仅疼痛完全消失,而且我也彻底地摆脱了天天吃西药的桎梏,感觉脱胎换骨,无比轻松。

老中医一脸欣慰地告诉我,你知道吗?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治疗方法。中医讲究辨证疗法,要保持你体内的阴阳平衡。

我捣蒜一般地频频点头,用充满敬佩和崇拜的眼神看向老先生。那一刻,我都产生了送一面锦旗的想法。不过害羞的我最终并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

我觉得真是太幸运了,也后悔,怎么没有早一点听朋友的建议,来找老中医。从此,我也跟那位朋友一样,逢人便讲。

这年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病,查不出原因,可就是给人们平静的生活增添烦恼。不少朋友听了我的推荐,都纷纷去找老中医,效果呢,当然也不全尽如人意。不过,我并没有把这一切放在心上。

谁能想到呢,意外总是在最不经意时降临。

三周前,疾病毫无征兆地再次发作。有了去年的经验,在疼痛到达巅峰之前,我第一时间赶到老中医诊所,诊断、开方、煎药、服用。

一年过去了,老中医依然精神矍铄,态度温和慈祥。他细心把脉,审慎斟酌,仔细调整开方。我则把希望全寄托在他的方子上, 坚定不移地执行医嘱,按时服药,把该忌口的东西都忌了。

可惜,奇迹并没有如期发生。

老先生说,今年我的脉象和去年不同,用的中药配方自然也不同。但,同样是看着平淡无奇,甚至外貌丑陋的草药,去年是无坚不摧的“神药”,今年却没有产生“天灵灵、地灵灵”的惊艳效果。

我的疼痛反复无常,却越来越严重。老先生见我一次,面色就凝重一分。他的心里,想必也有很多疑惑吧。

如今,三周过去了,我被疼痛折磨得疲惫不堪,又一次站在了选择中医还是西医的十字路口。

写作此文的时候,我已经重新服用了被我丢弃一年的西药。因为时隔较久,所以效果立竿见影,尽管脑袋有点晕,疼痛却明显遏制住了。

我也火速约会了家庭医生,请求他再次给我安排见神经科专家,希望这次不会碰到一直兜售肉毒素的“砖家”吧。

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实践往往相悖,这是让我困惑不解的地方。

比如,被我膜拜的老中医,强调要忌口。当时疼痛最强烈的时候,我被迫将牛羊肉、蘑菇类、豆类及豆制品(全是我的热爱啊)都打入了冷宫,每天的日子都过得无比凄苦。

而那位神经科专家,则说,想吃什么吃什么,没有需要禁忌的东西。我简直要风中凌乱。

同样是中医,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两年前的那位“神医”,并没有提出忌口的概念,只是说,不同的食物要搭配正确才会有养生或保健的效果。而且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食品。听起来也蛮有道理的。

但,我怎么知道我是什么体质呢?体质是不是生来如此?还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

这些问题和疑惑,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耐心给患者做出解释。你信他,就照做。你不信,爱谁谁。

结果呢,大家也看到了,我一次次抽到幸运大奖,成为了西医和中医的忠实回头客。

或许,是我的理解方式太过片面。应该把中西医结合起来,这不是咱国内倡导的方式么?一边吃着止疼片,一边喝着苦涩的汤药,或许,化学成分和天然植物精华在体内发生奇妙的反应,老天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也说不定?

世界本没有非黑即白。西医和中医,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在不同的领域都能绽放光彩。但也许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也大可不必纠结二选一。

就像我们这些移民,出了国,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中国文化和传统。我们可能更乐见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水乳交融,我们也希望自己在两种文化里自如穿梭,游刃有余。

亲爱的朋友, 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相关文章

  • 疾病来袭,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在加拿大看中医(二)

    壹 首先,克姐要装着很有学问的样子,先给大家念两首诗: 诗一 菊花桑叶三桠苦 甘草玄参怀牛膝 白芍花粉骨碎补 生地...

  • 十字路口

    又一次,我在十字路口徘徊,是真正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 低头看着这染了尘的鞋,回首看一路走来,风...

  • 溺水

    突然不会说话了 为什么? 我的心, 又一次沙哑了吗? 为什么? 我又溺水了吗? 不, 我正站在十字路口 感受这喧闹...

  • 与我常在

    又一次在深夜醒来,疲惫却又无法入眠,我是谁?要到哪里去? 站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前,我在等待谁吗?我在犹豫什么呢? ...

  • 回归经典,迷失在中医路上的孤儿

    2019.1.22 星期二 晴朗 题记:在中医的世界里,我又经历了一次青春期,又一次我叛逆了。所谓离经叛道。 在学...

  • Restart

    “我把青春献给了爱情,但我没有第二次青春了,站在十字路口,我对自己说。再不走,就没有机会了,我要去更高的地方看一眼...

  • 十字路口

    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的脚跟灌满了铅。 我曾在另一个十字路口遇见一棵大而不知名的树。树上六七只鸟见我惊慌而逃。那...

  • 午后随笔:人生十字路口

    在寺庙旁的十字路口遇一神婆,非要给我算命,还说我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TM只是站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啊。 过后反思我...

  • 我的生涯故事(1)

    我的职业生涯应该是糊里糊涂就开始了。 2006年的秋天,我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相比6年前的高...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心灵触点

    我把青春献给爱情,但我没有第二次青春了,站在十字路口我对自己说,再不走,就没有机会了!我要去更高的地方看一眼,我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疾病来袭,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在加拿大看中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r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