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该考虑的都考虑了,该想的都想了。我出发了,踏上只身重返虎穴的路。路上我一直在想,真的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
我重新来到传销窝但,传销头目和他的手下很惊喜,又很吃惊。
在虎穴里,我不停的被“洗脑”,夜晚遭遇惊悚的一幕一幕,清晨看到满街都是怀揣发财梦想的他乡人……
值得慰籍的是,我发给妻子的“信号”都是平安信息。报警暗号始终没有用上。
我胜利完成了第二次深入虎穴的采访任务。9月23日《大庆晚报》以上、下篇的形式,推出两个重要版面,刊发两篇重要的曝光稿件——《记者亲历“人情网络营销”》和《 “搁一般人,早就让他们洗脑了”》。
这两篇重磅报道在大庆市和安达市产生震动,给传销人员有力的一击,安营扎寨的传销大军“望风而逃”。
总编说,此次采访,记者勇敢,稿子写得棒,版面呈现精彩。因此,他给打了高分还不算玩,同时给予了重奖。
两次采访,体会很深。采访越深入,越能写出好故事。如果仅限第一次采访,写出的稿子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不可能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有了重返虎穴的大胆的举动,稿子才写出了分量,报纸好看了,增彩了,影响也力加强了。
对记者(写手)而言,才有了更大的名利双收。往往平庸与出彩就差那么一点。差的那一点在这里就是第二次采访。
就是这一点,决定了稿子的命运,也是这一点,决定了你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写手),还是一个平庸的记者。

范文1
《记者亲历“人情网络营销”》
上万的外地人涌到安达,参与“人情网络营销”,向往着一夜暴富。近邻的地缘关系,一些“人情网络营销”成员到大庆“拉人头”,发展他们的下线。
一个偶然机会,记者被“锁定”。记者顺水推舟,历经3天1夜的“提心吊胆”,亲历6次听课“洗脑”,试图揭开安达“人情网络营销”的内幕。
陌生电话,盯上大庆“诚信女”
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叫刘发(化名),他在电话中说:“记者你好,前一阵子,看到你报道大庆一名诚信打工妹,她靠干刮大白的活,替病逝的丈夫还欠账18万,我想帮助她。”
记者听罢,非常高兴,与对方约定在大庆广电大厦门前见面。
见面后,刘发自我介绍说,他是五大连池市附近一个农垦农场的。一年前来安达淘金,淘金很简单,国家有个大项目,入股3000多元就能挣到大钱。
未完待续,下节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