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叶嘉莹相遇,就是与诗词、痴迷、人品相遇。如果没有诗词,也就没有今天的叶嘉莹。

叶嘉莹从小家教严格,是个旧式女子,她人生多舛婚姻不幸。18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战争音讯几无;丈夫因台湾白色恐怖而入狱,出来后性情大变;大女儿女婿又出车祸。

她的一生在时局动荡的岁月里辗转各地漂泊无定:北平、台湾、加拿大、美国,她不知自己能归向何方,恰如无根的浮萍,随风飘飞的蓬草。在生活的逼迫下,她只有选择克忍劳辛,用自己柔弱的肩毅然担负起全家的重担。
她几乎没为自己活过,在52岁以前。

很多时候叶嘉莹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甚至还不如普通人。她也沦陷于艰辛的谋生与琐碎的事务中,哪有什么心思吟诗写词。

她那么酷爱诗词,却一辈子从来没体味过爱情的滋味。
但叶嘉莹最终,年过半百后,勇敢选择为自己活一次,便专注忘我地投身于诗词,活成了今天这个成就斐然光芒璀璨众人仰慕的自己。

叶嘉莹的一生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叶嘉莹传》写的很克制,就像她本质就是一个旧式女子的人生一样,需要静心阅读,再三玩味追思,才能体味到文字背后的深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