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早上,儿子本来想要睡到自然醒的。但还是早早地起床了。因为昨晚接到了通知,今天一早就要去排队做核酸,中午12点以前上报检测结果。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对我说,这周没有作文,我还是打算写一篇,你能给我出一个题目吗?
好呀,布置什么题目呢?刚好我昨天看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心理学知识:身体和头脑,谁是主人,谁是仆人?
头脑是主人,身体是仆人。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的答案也是如此。我们不是常说“思想决定行动”吗?我觉得头脑处于主导地位,指挥着身体的行动。对此,我并没有表示怀疑。但当我看到答案——头脑是仆人,身体才是主人。我也觉得奇怪,继续看下去。也觉得很有道理。
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比如运动,我想坚持锻炼,变成一个身体健康、身材好的人。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身体不配合,甚至反抗,那么思想再积极,也无法长期坚持下去。
比方说学习,当你想保持学习状态。如果身体不舒服,或者时间长了,感到疲惫,这时候头脑就是控制不了身体。继续下去,头脑一片混沌,根本学不进任何东西。头脑与身体相互抗衡,最后还会我们心情烦躁,不得不放弃,最终身体还是赢了。
更别说我们平时的制定的计划。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再好,发出再多的指令也没有用,关键要在于身体是否愿意配合。只要身体健康、舒适,不产生内耗,我们才有精力去执行计划。
儿子说,好呀,我就写这个题目,要不你也写一篇,我们同时写一篇作文。
这是儿子的想法。这是儿子的头脑愿意去做,但是他还有很多的作业要做,身体会不会答应呢?头脑发出指令很重要,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尊重了身体,身体由主动变成被动,才能身心愉悦。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驱力。自驱力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的身体愿意配合头脑的行为。不是被强迫,两者可以相互配合,愿意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思想能够到达一定的高度很好,如果身体不配合,那么行动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头脑和身体能够达到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够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其实昨天晚上,我留意了一下家长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时间要求。在正常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大概是整整6个小时零2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如果稍微不专心,或者是遇到了难题,那么时间就会延长。
这个时间,把周末两天的空闲时间几乎都利用了。而且还必须是高效的情况下。这就相当于周末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我们也不必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足够了。
儿子能够想到每周写一篇作文,想法值得称赞。不过,完成学校里的作业之后,儿子已经很累了,看看影视剧,翻翻课外书,既可以积累素材,又可以愉悦身心。也可以提升作文水平。
2022年10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