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515丫丫呀D02#输入#读书笔记

0515丫丫呀D02#输入#读书笔记

作者: 夜舞云裳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01:34 被阅读0次
0515丫丫呀D02#输入#读书笔记

又过一周,看得多写的少。还是没能发现自己擅长写哪一类文章。目前仍旧在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这样读书就够了》两本书。

在希望能够很好的阅读一本书且能真正为己所用的前提下,还有对“拆书”、“拆书帮”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简书的”雪梅读书交流群”中吴释若的“和雪梅一起读书赚稿费....”的系列文章。目前更新到了第5拆讲义。每课后面都留有作业,我决定就从这个作业开始,按照要求,照葫芦画瓢,仿写这个拆书讲义。

现在开始。

因为是完全按照第一拆的讲义所写,引用的原文前言部分就不放上来了。


I重述原文


从学生时代直至今日,我们读了多少本书?估计没人能十分准确的说出来;要是再问读过的书里面又记住了多少具体内容?那就恐怕只有干瞪眼了。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书名我倒是可以说出几个,可是书名都不敢保证百分百的正确。

要是再问的详细点:


1、什么情节,什么结局?

2、最精彩的部分讲了什么?

3、读完之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4、这本书的精髓在哪里?


看着上面这些问题都答不上来,还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读书?

我有个朋友是做服装生意的,她说她新招来的导购妹子,顾客问她这衣服好看吗?她只会说挺好看的,你穿特别好看!再问,哪里特别时就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了。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衣服也没卖出去。

这不就跟我读书一样,知道一本书好看,精彩。让我详尽说一说,也是一句都憋不出来。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读书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想不起来那些具体情节也是很正常的。

那读一本书时,有没有想要记录读书心得,感想之类的笔记呢?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都没有这样的习惯。同事或者朋友聊到一本书时,会说:“嗯,我也看过这本书啊,挺不错的,蛮好看。”但是具体都说了些啥呢?哎呀看过太久想不起来了。

读过很多书,记住的寥寥无几,跟没有读过没啥区别的。很多年前,我读过一本《七年之痒》,书名印象深刻,当时的感动也是印象深刻。所以这么多年还念念不忘。但是,书中的内容、情节甚至男女主人公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一直到现在,我也依然爱看书。只是看完之后的感觉仍然是


1、非常好的书,我一口气看完的,好精彩!看的好痛快!精彩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看的这么痛快?答案:I don't know...

2、书看完,隔一夜。书中的一切描述都变得模糊了,好像从来就不曾看过这本书似的。

3、我也读了很多书啊,摞起来不敢说五车,三车也是有的吧!可是仅仅只是把这些书量化了而已,完全没有质变成为自己的知识。


至此,我和很多人一样都陷于这种困惑和烦恼中。但是一方面又自我安慰,不管如何,这么多书读下来总有那么一两句至理名言对我有所影响和点醒吧。哪怕只有1%而已。至于那99%指不定会在某个灵光乍现的时候冒出来呢!不是说,大脑这个记忆库需要什么知识就会调出什么知识嘛。

啊,人类可真是个健忘又喜欢自欺欺人的物种,昨天临睡前给孩子讲的绘本什么内容都要使劲儿想想。还会记得很久以前读过的书中的精彩片段又或是精髓?愿望是美好的 ,现实就是,在持续不断的读书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之前那少得可怜的1%的精髓。

况且,我们读书应该不仅仅只是为了那1%的精髓吧,尤其是致用类的书籍。花钱买来的书,当然希望“物有所值”。那么,如何让买来的书物有所值,进而为我所用呢?


A1-联系经验


自从女儿出生后,买了两本颇有权威的育儿书:《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有时候也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母婴公众号的干货文章,写一点自己的育儿心得。嗯,所以周围的朋友们都认为我在育儿方面肯定懂得不少。

有一次,我的闺蜜微信发了一张她的二宝手臂上有红包包的照片给我。问:你不是看了挺多育儿书,那个美国什么育儿的书上这种情况怎么个说法,你给讲讲。

懵了。那本大部头到现在我自己也都没看完呢!

好,仔细想,拼命想。没想出书上关于宝宝皮肤问题的描述,护理的任何内容。还有那些干货文章,我也只是记住的其中的一两句:皮肤要保湿,穿着要棉软,不能乱涂药膏,严重的话要去看医生......

可见,就算在看这些非常致用,非常重要的书籍时,我也没有沉下心来,认真的消化吸收里面的知识。囫囵吞枣的读过,只记住了其中的那么一丁点,可能1%都没有。

这件事让我明白,自己没有别人认为的那么懂。花了钱买来的书也没有达到“物尽其值”的目的。偶尔也会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上一些文字,却都是跟书的内容完全不相干的碎言碎语。

没有全神贯注地把书读进去,看过了记不住,用不上也是显而易见的事。


A2-规划运用


鉴定以上已知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改掉囫囵吞枣只图痛快的看书,导致“知识消化不良症”,我还有个毛病,喜欢一次买一堆书回来后,这本看几章,那本又翻两页。结果呢?就是经常把几本书的内容张冠李戴混淆不清。今后这种情形一定不能再出现了。

2、要写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吴释若老师在他的讲义里说他要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并且把笔记分门别类记录。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不过我倒觉得,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有一个更适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电子工具。比如我自己现在在用印象笔记,那我就准备一本笔记本,每页只记录一本书的内容概要,自己的理解,感想,心得,以及收获。还要标上书名,记录日期。然后通过印象笔记的拍照功能扫描文本保存,再手动归档到己经分类好的相应笔记本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看电子书,怎么做笔记呢?kindle这个神器一样很好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写电子笔记,也可以和印象笔记关联,把需要的内容直接保存在印象笔记里。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定期整理,归档到相应笔记本里就OK了。

3、不时回看,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不管是手写的,还是电子的,都一定要定时去整理,回看。相信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新的想法心得,这样才真的是把书上的知识学以致用。才算是完成了知识的一次迭代。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以后再读书时不要再读过算过忘过。而是真正的把书读进脑子里,读到心里。


相关文章

  • 0515丫丫呀D02#输入#读书笔记

    又过一周,看得多写的少。还是没能发现自己擅长写哪一类文章。目前仍旧在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这样读书就够了》两...

  • 是丫丫呀

    我叫丫丫,今年两岁半,是我妈真正意义上养的第一个儿子。 说实在的,长到这么大,我对我妈其实并没有那么熟悉,至于我是...

  • 瞌睡

    好困呀,丫丫

  • 丫丫吖=119

    丫丫小鸭的晕鸭 呀呀呀丫丫呀呀 呀呀呀小鸭丫丫 呀呀呀小晕鸭呀 呀呀呀丫丫晕鸭 呀呀呀鸭鸭晕丫 呀呀呀呀呀呀丫 呀...

  • 《是丫丫呀》目录

    作者简介:就是个码字的 文案主角:丫丫,丫丫他妈一只萌物的自述,以萌物的角度看世界。轻松日常向~ 目录 是丫丫呀1...

  • 是丫丫呀2

    我又过起了早出晚归的生活。 宿舍那几个女保安都知道我回来了,即使我妈自以为做的很隐蔽,但谁没事会天天捧着个套着袋子...

  • 坐标系之间变换

    参考:https://blog.csdn.net/xiaoliu0515_0515/article/details...

  • 0518云水禅心D02#输入#史铁生

    无意中翻到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真的触动很大。史铁生的写作和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

  • 2018年10月26日晚  优律诗美童话剧《马兰花》

    睡前,丫丫说:那个穿棕色衣服讲话的老师我认识,我好喜欢她呀!我很惊讶,问道:真的呀?丫丫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认识的,...

  • 妈妈与女儿从针尖对麦芒到一片温馨-2

    此时,丫丫在里面喊道:“你这个样子,谁敢给你开呀!”丫丫妈在门外气得不知说什么好。 丫丫妈再一看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515丫丫呀D02#输入#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e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