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让自己静下来,想一想2016到底做了些什么,犯了些什么错,2017怎么走。
这一想,就近一个月,我跟春哥、侯哥聊了很多,最后还是得根据自己情况做个规划,这个规划,对外让客户知道我们在用心做着些什么事,对内算是一个纲领,给小伙伴看看我们接下来一年会往哪个方向走,以便大家把力气往一处使。
2016,算是一个管理尝试年,我们从四人小作坊到三个部门。
翻看2015的年终总结,3000万的年销售目标,只完成三分之一;在团队管理上犯错很多,花费很多冤枉钱,却没成效;选人、用人出了些问题,给公司造成不小损失;
回头再看,想起一句话,权且给身心俱疲的自己一个安慰:犯错要趁早,也许再过几年就没犯错的机会了
要是还没从云南日报离职,也许现在已没勇气离开,回想当初的纠结,离开于我而言是对的,自由散漫的习惯注定了不会是个好员工。
2016年2月开始,公司从最初的五个人扩张到三个部门,每个部门6个人,行政主管、会计,公司近20人。
公司月销量近100万,一切正常运转,我只需要每周给部门主管下达任务,检查工作,产品、营销、销售成一条流水线。
我已能抽身去做想做的事情。
2016年,我们尝试了一次众筹,虽然规模不大,但给了我一些新思路;
公司沉淀下几位能够跟随公司一起走的人,在既定目标的指引下,不时讨论如何往前走,细化操作方案;
赚钱养家当然是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只能占50%。
2016年,有很多客户约我吃饭,有很多客户给我打电话,我们隔一段时间不上传视频,便有人给打电话。
”老蔡,你不做视频啦,在网上好久没见到”
“你给我找的墨翠拖了几个月,还有手镯呢”,我回答,“我这里没有啊,给你选货,也需要一些时间,我手里有的还好说,没有的就只能从市场或者朋友那里挑”。
有的朋友素未谋面,几十万的订单都不通过第三方担保,直接打入银行卡,很多客户其实都是大佬、大哥级别的,做翡翠,获得很多信任,这种自豪感甚至超过了赚钱的愉悦。
其实有时候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信任我?
有一天我问我客户,为什么敢把几十万直接打入我银行卡,“有做文化的骗子吗?有踏实的骗子吗?”我语塞。
其实我挺怕见客户的,我不善言辞,别人调侃了我一堆,我不知道怎么回。
北京师兄说,“真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学不会圆滑,那就把本真留给别人,也许这样更适合我。
7月份的一次聚餐,跟随公司最久的长城跟我聊起,“蔡哥,公司现在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他把公司内部的矛盾告诉我,我不以为然,觉得公司内部有矛盾是正常的,能促进公司往前走,腾讯内部不还有竞争机制吗?
竞争需要引导,最后是良性竞争抑或矛盾跟管理者的管理有关系,在这件事情上我是不作为的。
周例会上,主管间开始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指责,我都没当回事,开始有主管给我打小报告,都是说一些其他人的。
我跟北京合伙人说了这事,“不要纠结于某个人,把你当皮球踢,最难受的还是你,只管绩效,一个公司人情太多,把制度践踏了,那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奖惩不分明,那你没法保证公平”。
销售主管跟我说过一次,“蔡哥太好了,都不忍心伤害”。
是说我好呢?还是说我不好呢?
后来我读了一篇朋友圈分享的文章,“你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的leader”。
回头看,工作和生活没有分开,工作上赖于人情,大打折扣,没有完全按照制度执行,
之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公司人员来来走走,销售部主管离开,公司销售业绩直线下滑,整个流水线断线。
元旦前夕,在外地出差时,发生了一件让我惊讶、失望、愤怒的一件事情,我极其信任的销售部员工私自盗取公司客户,走私货,曾有其他人提醒我,我并未相信,直到有客户举报,这位客服不让客户退款退货,严重影响公司声誉,我给客户发了一条微信,大概含括公司最近发生的事情,因为公司的管理不善做诚挚道歉。

2017年,鉴于自己的性格,我笃定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产品经理,个人精力都投向产品,销售各管理都交给合伙人;
2016年在内容营销上做了些尝试,但没有形成体系,我们会继续把行业的精品内容输出去,再做分发和传播,用高质量内容去服务客户;
2016的产品还有待优化,挂件尝试翡翠艺术品路线,戒面手镯做精;
2016年完成一次20万的小规模众筹,2017年继续做新的尝试,在产品端持续发力;
2017年,计划在公司内选人、用人、培养人,争取再培养几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能够一起分担公司业务。
陈海春教授见面时跟我讲,选好产品,讲好故事,有人愿意买单;
小徐跟我讲,他想挣钱 ;
我跟他讲,我们沉下来,再过两三年,你啥都有了;
我们不甘心做一个小作坊,想培养团队,在这个行业做一些能让人记住的事情;
2017,希望玉访谈能够在产品和内容上服务好客户,形成好的口碑,有更多人说你们做的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