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咨询师的世界每天写1000字新专题2
李克富 || “意识”先于并重于“知识”

李克富 || “意识”先于并重于“知识”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05:14 被阅读2238次

您可以没有知识,也可以没有能力,但是您得有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您就(才)会去学知识,也就(才)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别人来解决问题。

这些基本概念得清楚,但真正清楚不易!

国新办6日宣布:最新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发现,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正接近2020年底达到10%的目标。

当我将此信息转发后,有位学员问了我几个问题:“什么是科学素质?它与您以前说的科学素养(参见我2017-12-14的涂鸦)有什么不同?它们比科学知识还重要吗?如何提高一个人的科学素质或素养?”

确切地说,前两问我回答不了,因为我至今仍没搞清楚“公民科学素质”(Citizen Science Quality)和“科学素养”(Science Literacy)有什么异同。今晨倒是我愿意尝试着或者说我更关注她所提出后两个问题。

在我看来,提升一个人素质或素养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素质或素养有所觉察或意识;那么,提升科学素质或素养的途径自然也是首先具备科学意识。

我在5日涂鸦的那篇《“知道”经由“觉察”才能“做到”》中已经把意识的重要性说得很明白。我没有想到的是,科学意识(Science Awareness)竟然是由美国人提出的一个专业术语,对它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这几天把陈发俊教授的《科学意识还是科学知识作用更大?》反复读了几遍,其中的观点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也为我对意识重要性的强调找到了理论佐证。

这篇文章需要认真读!
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科学意识,因为事实表明,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也能够很好地生活。
理所当然地,今天的公众可能对一些科学问题——核武器、与癌症斗争、污染、废弃物管理以及其他的环境问题等——比四五十年前更敏感,但是,当前公众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没胜过二战刚结束后那会儿。
人们通常会错误地认为,很多在校学生科学课程学得很好,可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为成年后所用。大多数科学老师离开课堂时,也总是感觉自己已经成功地将科学传播给了听课的非科学专业学生,可结果往往证明这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即使有着优良的在校成绩,甚至是合理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无法保证他成年后,为社会利益服务时,仍能保持足够的科学素养。
把学校科学素养等同于成人科学素养是一种错误,后者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的;无论在学生身上完成了什么看上去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事情,但事实上都与他们成年后的科学理解状况无关。获得科学素养(无论人们选择哪种科学素养定义)是一回事,保持科学素养又是另一回事。
人不需要有科学(或数学)素养而通常可以在大多数事业上取得成功,过上“好生活”。甚至可以说,有时,普通人生活一辈子真正需要知道的全部科学和数学仅仅一个纸板火柴盒的空白处就能写完。“夸张吗?也许,但不幸的是并非远离事实。”确实,富裕的商人、有权力的官员、艺术人员、娱乐界人士以及人文学科的教授——所有成功的或受尊敬的社会成员,大多数都没有科学素养。
在追求普遍的公众科学素养问题上需要转换思维,重新规划公众科学教育“目标”本身的问题。于是,夏莫斯提出了“科学意识”这一理念。
培养“科学意识”的科学教育应该遵守三条指导原则:第一,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和认识科学事业,即“文化”需要,而科学内容则不是重点;第二,科学教育的核心主题应该专注于那些保障个人健康和安全所“实际”需要的技术,以及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意识;第三,为了培养人们的社会素养或公民素养,必须强调科学专家的“正确”使用,这是至今还没有进入科学课程的新兴领域。从这三条原则中也可以看出,“科学意识”不在于公众掌握科学知识的深度,而是了解的广度,并且与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一种生存与生活技能和意识,强调了解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不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建议大家由以上摘录引导而去通读全文。这篇文章的结语是:

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比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更重要,因为科学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动机方面比有限的科学知识发挥的作用更大。

这话如果让我通俗地说出来就是:您可以没有知识,也可以没有能力,但是您得有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您就(才)会去学知识,也就(才)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别人来解决问题。

此“意识”非彼“意识”?

科学如此!作为科学分枝的心理学,及其作为心理学具体运用的心理咨询,也是如此!

请问:有人给您提出问题(question)时,您是否具有用心理学(而非自己的经验或常识)给予解释的意识?遇到问题(problem)时,您是否具有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意识?

如有,您的心理素养或科学素质定然不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凌晨海岸:思想意识在先,知识在后,而诺贝尔奖应该奖励那些最有价值的新意识新思想新理论(著作《宇宙奥秘》 原创 凌晨海岸——陈伟(无国界))
  • 凌晨海岸:明天建立《自然科学自由研讨会》
    让所有的新发现能够被权威认证,让我们的新思维新思想新猜想新假设新理论等成为打开自然密码大门的新钥匙,让我们对这些新的发现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他们也许会与诺奖失之交臂,但是我们认为他们的价值永远在诺奖之上,他们的价值永远得到我们的认可。
    自然研讨会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我创建的专题下面进行。(《宇宙奥秘》   原创 凌晨海岸——陈伟(无国界))
  • 王振法:有人给您提出问题(question)时,您是否具有用心理学(而非自己的经验或常识)给予解释的意识?遇到问题(problem)时,您是否具有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意识?
  • 英子zhufu:有解决问题的意识才会更主动的去运用解决问题的知识!清晰了先后顺序。
  • 付海霞_3107:先意识到,才能真正得到
  • 魔法药水:意识到不知,才会求之
  • 晋春77:当知道自己不知道,需要知道时,就会向外求,从而走上一条由不知道到知道如何做的学习实践之路。
  • 方圆fg:意识的产生与需要满足互相影响,只要需要满足了,人一定会走向自我实现,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是问题吗?请看《科学意识与需要满足》
    https://www.jianshu.com/p/5316e1bbc2bc
  • 呵呵无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低学历医生要比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医生更让人具有信服力。
    有了意识,才会觉醒,寻根问源。
  • 兔莴苣:“真好看”当我经过美丽的花儿时不禁赞叹到却很少驻足。可有一天当我意识到美丽的花儿能让我心情愉悦,暂忘烦恼,觉得生活特别美好时,我就有了行动。再遇到花草我都尽可能地去近距离地欣赏会儿。或是看到地上一片漂亮的叶子也会忍不住捡起来瞅瞅。有了意识,除了有更多的行动外,我对花草树木的美的感受性更强了。
  • 528d3a56da7f:在有意识的惊醒中,不断觉察💪
  • 清净_6584:有了意识,接下来就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去做了吧。
  • 猫猫在路上:我们常说的有些人有知识没文化。如果没有意识觉醒,那么即便满腹经纶也不能转换成为社会服务的行为。
  • 漂亮的花:如何提升自己,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意识到所缺,才会想办法弥补。
  • 衡润心怡:这话如果让我通俗地说出来就是:您可以没有知识,也可以没有能力,但是您得有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您就(才)会去学知识,也就(才)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别人来解决问题。
  • 清晓视野:井底之蛙要跳出去,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井底。遇到不明白的事,不急着跟风,不急着赞成或否定,先查一查,了解一下,这也应该是科学意识的一种体现。
  • 唐铭含:病了找医生而不是巫师,想成功去脚踏实地学习努力而不是去算命烧高香。能够有意识去分辨正确的路径,不懂也可以不被蒙蔽,相信认知可以不断进步的能力,有整体的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
  • 王明鹏:不能用理论解决问题时候,意识到能用理论解释问题,也不失一个自我训练意识觉察方式。
  • cc2aa2a9d081:意识推动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的薄弱、咨询技能的笨拙,知道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每天才不敢怠慢的拜读李老师的大作,训练独特的视角。
  • 李宜秦:又读了两遍,还是有点懵。是说培养习惯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么?
  • 丁金波波种快乐:李老师这篇大作的用意是什么呢?
  • 漠上苍穹:前面看的直蒙圈,还是最后老师的见解接地气,一语中的,先有“意识”,再加自己的学习欲望,比啥都重要。
  • 老连Alian:要有“意识”,这是老师在课上反反复复强调的东西。可是,自己至今,仍然在意识上有太多欠缺。跟着老师继续学习,在老师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中,先把“意识”意识建立起来。
  • 张凯丽1985:“您可以没有知识,也可以没有能力,但是您得有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您就(才)会去学知识,也就(才)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别人来解决问题。”
  • 李宜秦:知道8.47%是怎么算出来的,就能知道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衡量这个指标了吧
  • 808e1ccc5854:老师这篇文章真是及时,虽然缺乏科学素质,似乎没有明显影响什么生活,其实自己对自然科学了解的匮乏已显然影响了工作、学习甚至生活。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从现在开始慢慢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以及心理素养,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 yy点点:您可以没有知识,也可以没有能力,但是您得有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您就(才)会去学知识,也就(才)会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利用别人来解决问题。🤔
  • 7f9fb38de084:有一种素养叫“常识”
  • 七月的简书:遇到问题时我有求助心理咨询师的意识,但确实在生活中还没有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的意识。
  • 穆占叶1:没有科学素养意识的我不知道怎么留言呢😂
  • 苗尔平:最后,陈发俊教授就目前我们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意识”总结了三条建议,来看第一条:公众具备基本生存能力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应该是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时,应该主要关注那些可直接用于提高生活水平,与饮食、居住及卫生保健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这类知识对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特别重要,“几条必要的科学信息就意味着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的差别”[9],也就是夏莫斯所说的保障个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及相关知识。
    让我想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都有什么品种?吃还是不吃?到底有还没有?等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 徐滨清:想要做到不容易!
  • 于丽萍_ylp:有了意识才会有需要,继而产生动机!
  • 泰山丫丫: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 聆心2016:意识是导航仪,能力是人,知识是车。有了导航,人才能驾车正确前行。

本文标题:李克富 || “意识”先于并重于“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l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