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雨
2014-2-19 10:50
王月珍
一九八九年的春天,百花盛开,风和日丽。在那些万木舒张的日子里,也是孩子们生长的季节。那天是个星期日,我想改善一下生活,为孩子们补充补充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一类。当时我和丈夫的工资收入加起来好像还不到三百元。于是兜里揣着三十元钱准备去农贸市场买点鸡鱼肉类,全家人好好吃一顿。孩子们喜不自禁,欢呼雀跃地催妈妈快去快回。
骑着车子一路想着该买些什么,多做几个花样让他们高兴高兴才是。人的心情舒畅,路边的风景也倍感亲切。走着看着,一扭脸望见了新华书店。就像中了魔怔,鬼使神差我竟锁了自行车进了书店,挨个儿地浏览着书架上的书。一套台湾作家蔡志忠的漫画吸引了我,《老子说》《庄子说》《史记》《论语》等中华传统经典大作,经蔡先生用漫画的形式,图文并茂,以浅入深,通俗易懂地呈现给了广大读者。在赞叹蔡先生功德无量的同时,我很想拥有这套书。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爱不释手。店员告诉我怕不好卖,就进了这十几本。问了价钱几本书加起来是二十八元整,我手里正好有三十元。抱着书出了书店,就像怀揣宝物似地让我欣喜万分。将书小心翼翼地放进车筐里,正准备骑车回家,猛然间想起我今天不是要到农贸市场去买吃的吗?我咋把这茬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手里除了找出来的二元钱我已身无分文了。我的情绪一下子由沸点降到了冰点,心慌得厉害。我得定定神儿,想想办法才能回去。一边想一边向农贸市场走去,越想心里越沉重。最要命的是我如何向丈夫和孩子们交代。也想到碰见个熟人借钱的法子,可那天竟连一个熟人也没遇到。鸡鱼肉肯定没戏了,就看菜吧。左挑右选,精打细算,这两元钱仅够买一棵白菜一块豆腐和炒菜用的辅料。回家的路上就别提心有多虚,腿有多沉了。
平时买了吃的回家来,我会将开门的动静儿弄得大一些。就喜欢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张开小翅膀围着我叽叽喳喳,兴高彩烈的样子。而那天我像做贼似地轻手轻脚将门推开,眼尖的儿子却一下子就跑了出来,要翻看我尽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我得先把他稳住不能让他哭:儿子,妈妈买回了一套蔡志忠的漫画书,非常好看。妈妈给你们炒好吃的辣子白。儿子从小爱看书,竟也没顾上问吃就把书抱了回去,丈夫和两个女儿也人手几本先睹为快去了。我赶忙捋胳膊挽袖子做出一付要做大餐的架势往灶台去。谢天谢地,那天中午我炒了两个非常地道的菜,一个辣子白,一个炒豆腐,就着白米饭,全家人其乐融融。没人责怪我,也没有出现让我担心的尴尬场面。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这段往事让我铭心刻骨般地难以忘怀。这套书因它的来之不易倍觉珍贵,至今还在家中书柜陈列着,我从不舍得借予别人看。几经翻阅,这套书的纸张早已泛黄,书角也翻毛了。像这样翻毛翻烂的书在我家还有许多其他版本的。这些书都是我在那个物质较匮乏,生活都还不富裕的年代,节衣缩食买回来的。这些书我都细细读过了,有的读了不止一遍,例如<红楼梦>等经典书籍。
现在,书太多了。大街上书店林立 ,进了书店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只需用手一指,这套,那套,我全要了。服务员便将整套整套的书用绳子或箱子给我捆扎好,无需我去搬动,自会有人给送上门来。再也不会有打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窘境出现了。可不知为什么,能买得起书的日子有了,而我读书的心境却没了。以书为伴虽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再也找不回过去的那种感觉了。尤其是看到那种书皮厚重,外面又加了一层光不拉几的包皮,和书时合时分,就像老往下褪的裤子。更可笑的是还在书皮中间弄了一条叫腰封的东西,更印证了老往下褪的裤子裤口很需要扎扎紧。这种花里胡哨浓妆艳抹的书,俗气得让我目不忍睹,更别说买它回家了。
在那个还处于改革开放前期的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不富裕。三十元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能买到鸡鱼肉菜等,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是没有问题的。而揣着三十元买食物的钱,买书花去二十八元,在当时估计也属另类做派。是什么让我那么忘情痴迷?不是黄金屋,也不是颜如玉,和门第也没关系。是书香,真的,那让我不能自已的唯书香2014-2-19 10:50

浏览10次
赞 评论 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