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质是思维的表达
小的时候觉得写作文比较容易,是因为老师会给出题目,围绕题目总能写出点东西,哪怕是记流水账。而我们大多数人学写作文也是通过记流水账或者写日记的形式开始的。就如下面这一段作文:
“我今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出门去学校。我站在早餐店门口,不知道是吃油条还是吃面包,但我又想吃蛋糕,后来我就买了一根油条,喝了一杯豆将。上完第一节课后,第二节课很快就上完了。第三节课是我喜欢的英语课,老师没有拖堂。”
读完这篇作文,我们可能会觉得虽然有内容,但是缺乏思考,没有主题。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没有主题,这段文字也完成个人思维的表达的过程。即:将那些看不到的思维,转换成可以看得见的文字,得以记录和留存。
思维表达的方式不只局限于文字,也可以是语音、绘画、舞蹈、音乐等形式,只要完成隐性思维到显性呈现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表达。
所以,对于写作的本质,也是思维表达的过程,将思维转换成文字,记录在案。
那为什么总是迟迟下不了笔,觉得写作很难?我觉得是太想一步做的太好了:既要有文字内容,又要有思想,最好能获得他人的赞赏。
我最开始加入“不出局”,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开始就很想不落俗套,写的有深度,又不想让他人觉得自己太弱了。于是每个词都会想很久,删删改改,最后终于把自己耐心磨没了,在截止日期前遗憾结束。
后来大家都提倡:“先完成再完美”。现在想想“完成”就是连续表达思维的过程,想到什么就记录什么,这是第一步。“完美”则是对思维表达的二次加工,可以从结构、案例、词句等方面修改完善,这是第二步。第一步是“从0到1”,第二步是“从1-100”。所以,开始写作需要从跨出第一步开始,完成“从0到1”,后面才有可能,哪怕像前面提到的“流水账”作文。
好的文章是需要打磨的
只要跨出第一步,就能完成思维的表达,所以写文章不难,难的在于写出好文章。
好的文章除了内容以外,更重要的是传递的思想和情感,能够让读者产生共情,就像拍一部好电影一样。电影的类型是什么?悬疑、剧情、玄幻等。电影的叙事结构如何?因果线性结构、回忆叙事结构、环形叙事结构等。电影的主题是什么?人生意义、家庭教育、婚姻爱情等,不同的线路呈现不用的视觉体验。
我觉得在努力写好文章路上的尝试是,先从模仿开始。模仿优秀文章的写作套路,照猫画虎,先把主干轮廓画好,接着再添加细节。
除了结构,情感方面的打磨,为了让文章内容更充实,则需要平时大量的输入,记录好的句子和案例,遇到相关主题直接调用。
如果之前没有积累,又想写好文章,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围绕主题进行大量的市调,就如同写论文一样,从大量主题阅读中,寻找需要的论点、论据等。而且市调的越全面,越深入,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也就越深,有时候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结一下,写作是记录思维表达的过程,思维通过输出显化的过程,又可以促进我们思考,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想法。这就好比心理学中的“ABC疗法”,我们往往认为导致行为C发生的原因是事件A,这个过程一般是潜意识中及时发生的,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对事件A的想法——B。
写作(思维表达的显化),能让我们回顾事件的发生过程,从而助于我们推演和思考发生的事,指导即将发生的事。所以,写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助于我们不断认知自我,迭代自我,是一件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2020年,我想一直坚持写下去,记录自我,成长自我。
网友评论